|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敢叫“美丽”变“黄金”——宿松隘口乡小圩村发展旅游经济纪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20-9-25 15:2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20-9-25 15:21:31 2939 0 看楼主
在地处大别山南麓的宿松县北端,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山村——隘口乡小圩村,这里原来被人称作“七山一水一分田,半亩道路和家园”,贫穷,一度困扰着善良的乡亲们。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这里瓜果飘香、四季花开,春有桃、夏有荷、秋有桂、冬有枫,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购物;而且,他们发展特色产业,依托“兴圩农业有限公司”,建成“兴圩观光采摘园”,种西瓜、栽苗木、兴莲藕,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村民的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





拔穷根 寻富路


小圩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这里山场3400余亩,耕地才1600亩。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当村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守着几亩薄田在贫困中挣扎的时候,以民兵营长朱江民(后任村主任、现任支书)为首的几个党员率先引进优质果木“黑李”、“巨桃”等品种,承包荒山400亩,经过科学护理,当年就赢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在党员的慢慢带动下,小圩人慢慢摸索,依托本地资源,栽桃种李植树,渐渐获得了收益。近年来,经过脱贫攻坚,绝大多数村民摆脱了贫困,村支两委又率领村民吹响了建设美丽乡村号角,支村“两委”一班人注重把“美丽”与创收结合,大力打造旅游经济。2015年开始流转土地,将靠近村部的腊树、团结两个村民组300亩土地和山场集中起来综合开发利用,种草莓、栽葡萄、建大棚种西瓜,挖池塘30亩养莲藕,此外在山场栽上樱花、蔷薇、桂花、红枫和油桃等经济果木林,让这里四季开花、瓜果飘香。成片的经果林被命名为“兴圩观光采摘园”;为了管出效益,2017年成立了“兴圩农业有限公司”,村支书任董事长。由于制度健全、管理有方,经果林当年创收12万元,第二年创收15万元、去年创收18万元,较好地壮大了集体经济。“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他们将大棚西瓜作为扶贫项目,让贫困户入股、集体管理、利益分成,可谓两全其美……”,隘口乡副乡长宋泽珍对笔者说。





重规划 描远景


因为适宜旅游,2017年,小圩被安庆市命名为“旅游扶贫重点村”;

因为乡村美丽,2019年,小圩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

这些荣誉的获得,都是支村两委率领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小圩村境内,有一个古村落群,因清末重臣罗遵殿而闻名。罗遵殿故居始建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灰墙黛瓦青砖白线,典型的徽派民居风格,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是上好的旅游资源。由于年久失修,支村负责人多次跑县城,争取文化旅游部门拨付经费20万元,再由村民集资,修缮古村落,还原其原貌,几年来前往观光者络绎不绝,同时也搞活了当地的商品贸易。隘口乡烈士陵园座落于青山环绕松竹掩映的葫芦地,始建于2005年,也是当地重要的国防教育基地。10多年来,机关、学校和村民前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者年均2000余人次;前不久落成的村游客服务中心正在完善之中。这座上下两层、使用面积800平米的小洋楼就在距离村部不远处,一楼大厅设计精美,正墙上方悬挂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小圩村的旖旎风光、风土人情、旅游景点,显眼之处陈列着出产于小圩村的各种土特产,书架上摆放着介绍小圩景点的小册子,作为游客旅游指南。“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设,从经费支持到图纸设计,得到了宿松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一旁陪同参观的小圩村副主任熊宇宏说。

如今的小圩村,有农家乐、养殖基地、观赏性荷花莲藕、瓜果采摘园,环境清幽、山清水美,小圩河穿境而过、曲径通幽,奔流不息……。对于发展前景,该村专门请来县设计院专家,科学规划、周密部署。蒙蒙细雨中,站在小圩河曲拱桥上,小圩村支书兼主任朱江明,信心百倍地手指远方,似乎正在描画着该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未来。



图为该村观光采摘园全貌和村支书朱江明正在描画未来。

(王宇平 ∕摄影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293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