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园丁之歌|解广通:我的教学生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美不胜收 发表于 2020-10-2 10:0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美不胜收
2020-10-2 10:03:53 3846 0 看楼主
我的教学生涯
解广通









在教育战线广大教师队伍中,我只是普通的一员。一晃人就老了,现在我早已退休多年。但每每回想起当年,心中仍阵阵充满了艰辛与自豪感。

一九七二年二月,村里与学校研究决定让我当民办老师,到村学点教书。当时就我一人,带一年级一个班。第二年,又招收一年级新生,仍就是我一个人,带复式班。由于我工作认真,管理较好,学校和教革组领导,每次来检查都对我的评价较好。

一九七四年,大学校王广俊老师有事需请假,学校研究叫我接替他的初二毕业班(当时小学五年制,初中二年制)。七五年接着带初一,第二年跟班走。从一九七六年开始带毕业班,以后每年皆接替毕业班,直到九三年,借调我到小学任校长。这中间我连续带了十七年的初中毕业班。毕业马上放暑假,开学接替新的班级,循环往复,年年如此。每当放暑假时,满心欢喜,但面临开学时,心中来愁,常常叹息:这何时是个头啊!

在我所教这么多的学生当中,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刚接替王老师那个班。现在,他(她)们早已当了爷爷奶奶,但全班的名字,我几乎还能一个个数出来。有的几十年未见面,虽刚一见面认不清,但一报出名字,我就能立即想起当年在班级的表现如何。

因为我是从村教学点上去的,以前根本未带过初中,再者我太年轻,一般学生仅仅比我小四.五岁,所以大多学生从心里看不起我。但我生性就是争胜心强,刚答应接替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带好这个班,决不能叫出乱子。

我当时可以说把所有的精力用在管理班级上,用在学生身上。平时,课外活动甚至午休下课时间,我只要有空,都在班级。找学生谈心,对个别调皮的耐心说服教育,和学生交朋友。当时,适逢批林批孔运动,学生的写作任务主要是写批判稿。要求每个学生每天要写一篇批判稿。凡是学生交的文章,我都认真给予批改。大至内容的安排、段落的衔接、语言的运用,小至错别字甚至标点符号,我都详细指出。再者,我每上一节课,真正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握重难点。甚至连上课的程序先在头脑中过一遍。每上完一节课,再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慢慢的学生对我上的课比较满意,认为我的文化水平比他(她)们要高得多,并且知道我是六六年初中毕业,后又推荐上了高中。才逐渐对我敬重起来。

教学相长,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平时教学中,认真备课,吃透教材,钻研有关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教学能力。俗话说“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我当时积极参加各种函授进修。我先后参加了中师函授、高师函授,又参加了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其间又参加民办老师各种考核的有关文化考试。几乎每个暑假,都要到运师或进修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平时还经常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到运河学习或考试。不论哪一次到运河学习或考试,都是骑着自行车,可谓风里来雨里去。清晰记得,一九八九年暑假后的一个周日,下午二点需要到运师参加”现代文选”考试,天明起来一看,倾盆大雨一个劲地下,我毫不犹豫,匆忙吃点东西,就穿上雨衣推出自行车,一气近三个小时骑到了运师。下午考完试后,又骑着自行车返回。

那时,不论严寒还是盛夏,都是早上课晚上自习,一个星期只有周日休息一天,毕业班大部分周日还要进行补课。九十年代前补课没有任何报酬,进入九十年代后,周日补一天课有时补贴几元钱。

在那严寒的冬季,一般都是六点半左右上早操,白天最短的一段时间,往往是上完早操天还未亮,学生需开灯晨读。我作为班主任,更要提前到校进班。放晚学后,回家急匆匆吃点饭又回到学校办公、看学生上晚自习。一般到九点左右才下晚自习。八十年代前后,教室还未安装电灯,每天晚上我需早到校,班长和我一起烧好汽灯,准备上晚自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早已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直到今天,即使大雪纷纷,什么活没有,我也天微亮就起床。

那时,小学入学的年龄比今天大一些,到了初三毕业,很多同学都长成了个。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楞头青”、“难缠头”不守纪律调皮捣蛋的学生,每一届都有。对于这样的学生,必须想方设法,进行说服教育,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行。若一个劲地严厉批评,往往适得其反。所以,我平时都要用很大的精力去管理班级。经常在家中吃饭时,手里端着碗忽然想起某一个学生,当时就直直发楞。每当这时,妻子时常讽刺我:“呆喽!又想谁了?”这时才突然惊醒我。我管理班级的经验就是:真正做到心勤,腿勤,口勤。对学生,有一颗爱心,更要严格要求。每一学期,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纪律好。每一学期,皆被评为先进班级,每一学年,个人都会得到学校或上级的表彰奖励。

在教学上,更是下一番苦功。每一课时,我连板书设计都在备课薄上写出来。每一课时讲解的程序.、重难点不光写在备课簿上,并且在课本上全部写出来,标出来,画出来(我的备课曾参加教育局评选获二等奖)。对学生的每篇作文都是精批细改。对内容的安排,段落的衔接,病句错别字全部指出来。门批尾批都有。每篇作文评讲,诸方面都选有代表性的范文,边讲边读给学生听。

那时,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或上级来人安排听课,大多都是安排我开展公开课。我那时只是个民办老师,真可谓是拿钱不多,但担子不轻,终日是个大忙人!

这一切,早已成为历史。正如我开首所说,我教的学生,今天很多很多早已成为爷爷奶奶。他(她)们很多在外地,有的时常家来看我,有的加我微信,时常致以节日的问候。每每回想起来,心中真是充满了艰辛与骄傲。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美不胜收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84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