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曝光!央视揭秘食用调和油造假内幕 商家:吃不死人就没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520jm 发表于 2018-10-30 16:0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520jm
2018-10-30 16:02:20 3164 5 看楼主


油是脂肪的重要来源,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随着营养不雅观念的转变和进步,经过科学调配,为营养学家所保举的营养丰富而均衡的“调和油”营运而生。近年来,调和油以其独特的营养搭配理念,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调和油的营养价值,取决于所调配食用油种类和添加量。
然而,央视记者通过长达半年多的深入调查发现,一些名目繁多的所谓食用“调和油”与营养学家保举的调和油,并不一样。




经央视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调和油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一 偷工减料。如橄榄油标注6%,实际相差甚远。据记者对福建吉农食品有限公司、福建添顺粮油有限公司等周边其他的一些调和油加工厂进行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并非个例。
以福建吉农有限公司为例,记者看到一款净含量5升装的橄榄调和油,配料表称含6%的橄榄油,94%的菜籽油,实际上橄榄油的含量也就在3%%~4%之间。而福建添顺粮油有限公司该类型的橄榄调和油,实际占比不到2%。




二 虚假标识。如故意突出橄榄油、山茶油等高端油种,但却不表白具体含量,在包装上玩起了猫腻。记者参照当时的国际标准油价核算了发现,原本成本价就要40元的“橄榄调和油”,出厂价却只卖到32元。采访中,公司负责人最终承认,在配料上动了手脚,添加了大量价格低廉的大豆油。
三 以次充好。如使用转基因大豆油替代玉米油。据记者对一款福工牌坊初榨橄榄调和油的采访发现,该厂家并未严格按照配料表食用价格相对较高的玉米油,而是通过大量添加廉价转基因大豆油来大幅降低成本。也就是说,橄榄油含量不足,配料表写的玉米油(95%),商家使用廉价的转基因大豆油进行了替换。




造成这一乱象,除了商家的逐利本性,还有国标的缺失和亟待完善。
新国标《食品国家安全标准食用油 (GB2716—2018) 》将于12月实行。
据媒体报道,于6月21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办理总局发布的公告显示,《食品国家安全标准食用油 (GB2716—2018) 》,这个新国标将本来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调和油》并在一起, 是对《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的整合修订, 可谓四标合一。
这是调和油的第一个国标,该国标将在12月21日正式实施。
对于消费者来说, 比力直不雅观的变化表现在比如新国标增加标签标识要求, 要求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将大大有助于了解调和油的品质。今后, 调和油配比不明的情况, 将随着新国标施行而终结。
那么,在新国标实施前,我们要如何挑选好的使用调和油呢?
挑好油看3点
1. 看标识。按照国家规定,食用油外包装上必需表白产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此外,还必需有“QS”字样,即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标识表记标帜。
2. 看牌子。一般而言,大品牌的产品质量相对有保障。此外,还要看各种脂肪酸的比例,质量好的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1,接近人体需求。正规厂家一般会在外包装上标示这三种脂肪酸的含量和占比,购买前可留意。
3. 加工工艺。当然选“压榨”,因为物理压榨无化学残留,且最大限度保留了营养素。
提醒:食用油保质期较短,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不妥,或开启后长期不消等,油很容易氧化酸败,建议一次不要购买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517318447 发表于 2018-10-30 16:03:0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517318447
2018-10-30 16:03:00 看楼主
报光没有管,是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森香整木楼梯 发表于 2018-10-30 16:03:20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森香整木楼梯
2018-10-30 16:03:20 看楼主
中国那方面不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永远不停的雪 发表于 2018-10-30 16:03:50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永远不停的雪
2018-10-30 16:03:50 看楼主
造假成本太低,一次罚到他怀疑人生!看以后还有人敢不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远航 发表于 2018-10-30 16:04:10 | 只看该作者
5#
远航
2018-10-30 16:04:10 看楼主
百毒不侵的中国人,抵抗力好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大东 发表于 2018-10-30 16:04:40 | 只看该作者
6#
大东
2018-10-30 16:04:40 看楼主
这些食品问题不要总比及曝光后再去管,他们是怎样通过食品安检拿到许可证的?又是怎样流入市场登上货架的?总该有人对这件事负责吧,对中国老百姓的生命负责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520jm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164 | 回复:5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