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桦栽培技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elsiiw99 发表于 2018-11-1 13:0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elsiiw99
2018-11-1 13:05:18 3751 0 看楼主
白桦生长环境
生海拔400-4100米的山坡或林中,适应性大,分布甚广,尤喜湿润土壤,为次生林的先锋树种。中国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均有成片纯林,在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山区、西南山地亦为阔叶落 叶林及针叶阔叶混交林中的常见树种。喜光,不耐荫。耐严寒。对土壤适应性强,喜酸性土,沼泽地、干燥阳坡及湿润阴坡都能生长。深根性、耐瘠薄,常与红松、落叶松、山杨、蒙古栎混生或成纯林。天然更新良好,生长较快,萌芽强,寿命较短。







白桦栽培技术

遮荫:白桦虽属阳性喜光树种,但当年新播种的幼苗需要耐荫。因此,从出苗期到生长后期必然要对白桦幼苗进行遮荫。遮荫覆盖物采用遮荫网,当苗木出齐后,将遮荫网升高到50厘米,作为遮荫棚,继续进行遮光培育。由于遮荫网一般透光度为30-40%,正好满足白桦幼苗对光的需要,同时不单可防止日灼,并且还可防雹灾。到8月中旬白桦苗木安全越夏后,将遮荫网撤除,进行全光培育。

浇水:白桦属小粒种子,抗旱能力弱,播种后要及时浇水,始终要保持床面湿润。不然,在不遮荫和不浇水的情况下,幼苗无法出土。由于白桦种粒小,覆土薄,因此不能采用大水浇灌,只能采用喷灌的方式,并且要求水量小,雾化程度好,不然很容易将种子冲出床面而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在播种后至幼苗长出4片子叶前要采取少量多次的浇水方法,以满足苗木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水分的需要,切忌浇水不透彻或大水漫灌。关键技术环节是:从播种后到幼苗生长后期始终保持床面湿润。





间苗:白桦播种后,当苗出齐后长至3-4片叶时,要及时及进行第一次间苗,拔除生长过密、发育不健全和受伤、感染病虫害的幼苗,使幼苗分布均匀。在间苗的同时,对于过于稀疏的、缺苗的地段进行移栽,补栽后及时浇水,确保缓苗快,提高移栽成活率。间苗时,苗木过密影响苗木质量,过疏影响育苗效益。要做到行间间密留疏,行内间劣留优。间苗次数按照苗木生长生长而定,一般为2-3次,最后保苗密度以300-500株/㎡为宜。

除草:除草松土是苗圃田间办理的重要技术办法,二者应结合进行。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人工除草必需在土壤湿润时连根拔除。次数按照杂草、苔藓的盖度和长势而定,一般5-8月份除草次数为3-4次,其它月份为1-2次。

松土:松土从苗出齐到苗木停止生长为至,按照土壤的板结程度,要不间断地进行,松土深度1-2厘米,做到不伤苗、不压苗。松土后要保持土壤必然的松紧度,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施肥:施肥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增强苗木的抗逆性、提高出苗率的重要技术办法。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的技术原则是看天、看地、看苗,做到适时、适量、适法。具体做法是一要按照气温凹凸、天气阴晴、看苗木吸肥能力,做到“看天施肥”;二要按照土壤状况缺啥补啥,做到“看地施肥”;三要按照苗木长势,做到“看苗施肥”。一般在幼苗的扎根期至生长期(即5-6月)多施氮肥,要掌握好施肥浓度,不然会发生“烧苗”现象;木质化期(7-8月)多施磷肥、钾肥。施肥关键技术环节是8月中旬以后停止施氮肥,不然造成苗木木质化程度低,难以越冬。

白桦病虫害防治

病害:白桦在幼苗期危害最大的病害是立枯病。猝倒型、根腐型是白桦播种育苗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病害,幼苗死亡株数在10%-30%,严重者可达60%,形成缺苗断行或局部地段绝产。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圃地排水不良、土壤湿度过大、苗木生长不良、预防办法不到位等。因此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采取的技术办法是:

①在幼苗出土2/3时,每周必需喷1次1%的半量式波尔多液,或硫酸亚铁150-200倍液(30分钟后洗苗),或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进行喷雾,几种药剂可交替使用。7月中旬以后每10d按期喷1次。

②一旦发现立枯病现象发生,应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再补喷一次药液,连喷2-3周,直至病症消失,彻底避免蔓延。

③秋季雨季到来时,要及时清理排水沟道,防止苗圃地床面、渠道积水。苗木生长期常见的病害还有叶锈病,可喷25%的三唑酮1000-1500倍液2-3次进行防治。





虫害:主要有金龟子、金针虫、象鼻虫,关键掌握好幼虫防治时期,如发现有危害现象,应采取100倍液的辛硫磷(50%)5g/㎡进行灌根,或用辛硫磷(50%)3g/㎡拌细土开沟施放,然后浇灌水分;在成虫期时,应采用灯诱和网诱等方法进行防治,把虫口密度降到最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elsiiw99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375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