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买卖房子的快感很短暂,之后就是迷茫和苦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373121561 发表于 2018-11-3 18:3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373121561
2018-11-3 18:38:55 4225 6 看楼主




今天中秋节,就不再过多的讲房产投资理论了,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购房经历,希望有所启示。

“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杜甫这首弃妇诗,表面看写的是爱情,实际上是借以自伤;用于现在房地产投资现状,也是在合适不外了: 都说赚钱,不外是人们只看到了赚钱的案例,更多人陷于贫困、拮据,甚至赔钱境地是不会有人追捧。渐渐的,就形成了“买房就赚钱”的念头。





曾经的员工Z,也为这样的念头所吸引,但最后呢,他并没有享受到买房的红利,我们看一看他的经历,就知道“以房为富”是十分狭隘的不雅观念。

在某二线城市S市,Z有一套自有无贷款的一居室,地段极佳。为了改善居住环境,他想换成2居室,构想中极佳的地段卖个大价,再去城郊换大房。从中介挂牌价来看,似乎也可行。





2015年7月,他终于决定动手了。毕竟一线城市房价开涨,二线城市还没有动静。尴尬的是,2014-2015年,是楼市低潮,房子挂出去个把月,无人问津。终于有中介联系到一个买家,但是砍价砍得极为厉害;本来Z是自有住房,也并不着急,抱有“卖不出去就挂着,反正房子是本身的”这样的想法。注意,这里是关键点1:在中介反复忽悠的情况下,经验不足的Z渐渐摆荡了,终于以一个不高的价格,将房子出手。

签约之后,二手房交易一般要1-2个月。两个月后,拿到钱,却发现房价开始涨起来了。按照之前的资金规划:售房款+存款+极少按揭,是根本买不到中意的房子的。





倒不是说所有房子都买不起,上世纪90年代的多层住宅,也算不上老破小那种,还是有选择余地的。可惜Z的条件太多:小区环境要好,离父母家近一点,还不肯意去城市另一端,那边他不熟悉,不要楼顶……各种条件加起来,Z需要加满按揭,加到用掉所有月入,父母帮助的地步,才能买起他中意的住宅。他决定缓一缓,忙别的去了——这是关键点2。

2016年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到了2017年,Z终于按捺不住了,跑了几次中介,发现连门都进不去;直到比及限购开始,中介才正经给他介绍了几套房源。

最终,还是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多层住宅,也算不上老破小那种”的阿谁小区——花费的钱呢,和当时可以买到他最中意房子一样多。

不外,他总算有了房子,虽然日子几乎可以说是“拮据”了。

这个过程中,两个关键点,是需要大家吸取教训的。







【关键点1】中介并非中立。2015年,楼市低迷,可以说是买方市场。所以,中介极力为买家说话,以促进成交,尽管成交价会低,佣金会少,但总比交易失败零佣金要好。只要稍微晚一点,进入了楼市狂热期,那么中介就会为卖家说话,反正不愁卖,价格越高佣金越多,何乐不为?

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要轻信中介,必然要看清中介的利益是否和本身的利益一致,逆向思维考虑一下。

此外,进行投资性大宗房产交易,就不要再去选择中介了,而是要找到一个“合伙人”性质的地产办事商:不以佣金为最终目的,长期提供房产投资办事的角色。目前国内这方面的办事,还是起步状态。





【关键点2】卖了房,没有及时买?没错,这是表象,深层次的因素,在于人性的贪婪与自大。总期望更好的生活,却忽略了本身的能力;当盲目追求所谓“好的生活”“体面的生活”的时候,就会追逐超过本身能力的物质。

这不仅仅是对于购房消费人群而言,对于投资者,也是这样。本身能承受的项目,觉得回报率太低,于是盲目追高回报率,盲目追加投资,完全忽略了本身的抗风险能力和项目的可靠度,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并非理论上的推演,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前阵子投资“某2某”赔了钱的人哭天抢地的样子,难道都忘记了吗?有些事情,可能在媒体上一晃而过,可能有些人不希望更多人知道——越是这样,就越要让事件印在记忆中。毕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总结一下吧,卖了房子的人本该高兴,毕竟资金回笼,有了可以消费和投资的本钱啦。但要么摁那不住投机躁动的心,又或者蹉跎房子卖早了心里失衡,总归是把套现的本钱一股脑的全部投入房地产,一旦价格下滑和震荡,早前的购房快乐也就即可烟消云散啦。买房入手前,仔细考虑,再三比力,多多利用安居客房产软件了解房价趋势,分析利弊,让你买房事半功陪。

最后,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本文原创,作者刘磊,福布斯金融理财师评审委员、远见财讯特邀地产评论员,《房产投资炼金术》课程导师,多家媒体房地产专栏作者、作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jiandayanni 发表于 2018-11-3 18:39:54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jiandayanni
2018-11-3 18:39:54 看楼主
先来看三大怪题:
第一个问题
中国很多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润都不够买一套房,但是套现一点股票就可以买很多套房,股市和房市的泡沫哪个大?
按照东方财富网数据,有596家公司,占总数的16.35%,上半年净利润不到1000万元。而1000万在北京、上海、深圳这3个城市可能连套像样的房都买不起,何苦,还经常有上市公司虚构财务数据……
要知道,A股企业可是全国最优秀的企业,它们的业务模式/前景/盈利能力都被百般考验,他们都有上万、几十万个优秀员工一起在努力,但是就连他们想买一线城市的房子都不那么容易,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不外戏剧性的是:有些上市公司虽然利润很小,但是只要套现一点股票就可以买好几套房,比如某上市公司“ST宁通B”在2016年挣扎在生死边缘,后来董事会决定卖掉2套北京的学区房,净赚2000多万,当年瞬间扭亏为盈。
显示所有大图
第一个问题
一对北大清华毕业的年轻父母拜问禅师:如果买不起学区房,该怎么办?禅师说:清华北大毕业都买不起房,还买学区房做啥?
所以在中国,为何学历已经很不值钱,但学区房却越来越值钱?
第一个问题
这是一个网上流传已久的一个段子:
马斯库是一名德国人,2005年拖着一只行李和300万元存款,漂洋过海来到上海浦东。他拿出100万元付了房子首付,剩下200万元经营红酒生意。
10多年过去了,200万元的创业经营款早被马库斯亏得颗粒不剩、底裤朝天。如今,他以1725万元卖掉房子,打算回国休养生息。
临行前,他耸耸肩,满脸不解地说:“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gz633cn 发表于 2018-11-3 18:40:41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gz633cn
2018-11-3 18:40:41 看楼主
快感一瞬间,累死一辈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朕射你无罪 发表于 2018-11-3 18:41:04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朕射你无罪
2018-11-3 18:41:04 看楼主
没有任何快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thatthat 发表于 2018-11-3 18:41:39 | 只看该作者
5#
thatthat
2018-11-3 18:41:39 看楼主
房价经过中介交易,基本上房价被中介操控,卖家一听中介忽悠,房价就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梦女孩 发表于 2018-11-3 18:42:14 | 只看该作者
6#
梦女孩
2018-11-3 18:42:14 看楼主
瞎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179325274 发表于 2018-11-3 18:43:09 | 只看该作者
7#
179325274
2018-11-3 18:43:09 看楼主
举的什么狗屁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373121561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225 | 回复:6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