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论车市|车市进入萧条新常态?只是淘汰赛罢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uyangqinfang 发表于 2018-11-5 08:2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ouyangqinfang
2018-11-5 08:23:37 3562 0 看楼主
【一点资讯汽车深度话题栏目《一论车市》&车哥们联合报道】

文|马连华

本年,增幅下滑是国内车市的主基调。尤其是8月份,形势更加严峻。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8月,我国狭义乘用车共销售1734188辆,同比下降7.4%。





中汽协发布的产销数据也显示,2018年1-8月,国内汽车销售1809.61万辆,同比增长3.53%,但产销增速比前7个月均有回落。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也出现下滑,数据显示,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8.41万辆,同比下降11.06%,占乘用车总销量的38.2%,较去年同期的41%下降2.8个百分点,达到近四年来最低点。

从车型类别来看,本年年中以来,车坛常青树SUV市场出现了增幅下滑,更让人感到车市阵阵寒意。8月,轿车同比下降3.42%,SUV同比下降4.68%,MPV同比下滑13.59%。

那么,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车市要进入萧条期了吗?

中汽协相关人士认为,季节、天气、消费者消费习惯、市场政策、厂家策略、经济形势等因素,是车市下滑的主要原因,接下来车市增速有望回升。中国汽车的整体发展表示仍然符合2018年年初做出的3%增长目标。

类似的不雅观点认为,8月销量低只是季节和库存等因素影响。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低于国际水平、中国经济有很强的韧性,这些因素都会助力国内车市将继续向好。

乘联会将本年乘用车市场4%的增速预期下调至-1%。这是因为去年高销售基数、楼市效应对车市的削弱、以及国六排放有可能提前到来等因素,将影响车市表示。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近年来,8月份都是车市反转走强的转折点,本年车市在经历了6-7月的暗澹之后,8月车市仍然加速下跌,可见车市增长压力极为严峻。他认为,本年车市趋冷,主要来自于自主品牌的增幅下滑。

类似的不雅观点认为,车市将进入较长时期的萧条期。不利因素增加,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

对于2018年车市全年预测,崔东树的不雅观点是:长期看是好的,原因是中国乘用车市场私人用车普及率仍较低,未来仍有很大发展潜力。短期看压力很大,不利因素很多,例如,近年来车市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的高基数,增加了本年车市增长的压力;中西部楼市价格的快速上涨,消耗了购买力,降低了购车消费能力;居民财富缩水;中美贸易战持续;国六标准即将实施等。

综合以上专家不雅观点可以看出,中国车市未来依然向好,但不利因素增加,竞争压力增加,车市增幅可能长期在低位徘徊。

对于各家车企来说,则是冷暖不均。车哥们认为,将来,车市将进入淘汰赛,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这家车企的萧条期,可能是那家车企的增长期。

从整体来看,车市进入更激烈的竞争阶段是大势所趋,这是由消费升级,消费者个性化,以及汽车新四化等因素引起的。

首先看消费升级,随着国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对汽车的品质要求也水涨船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前几年,10万元摆布的新车,车内都是硬质塑料,但纵不雅观现在销量较好的自主品牌车型,都是软质包覆,档次感更高。此外,类似ACC自适应巡航这样的高档配置,在15万元摆布的产品上也开始推广开来。这直接拉高了竞争级别。

消费升级给车企带来了更高的成本压力,既要把配置配齐,又要降低成本,还要保持必然的利润,没有很大的规模能力,在这场升级面前,缺少品牌积淀、技术积累和资金实力的弱小的车企会压力山大。

8月份的豪华车销量上涨走势证明了消费升级的趋势。8月份,奔跑(包罗smart品牌)在中国大陆销售54885台新车,同比增长5%。奥迪8月实现销量57271辆,同比增长6%。宝马前8个月增长同样明显。雷克萨斯8月销量17675辆,同比增长59.2%;凯迪拉克8月销量达到16000辆,同比增长1.9%。





再看消费个性化。在历史上,60后、70后、80后的购车特点非常明显,车企也按照不同代的消费者提供了不同的设计和配置思路,已经形成了熟练的套路。但现在,90后、00后的消费能力正在崛起,他们成长于网络发达的年代,消费个性化、思想多元化、交友圈层化,本来的设计套路和营销套路已经过时。大面积的阵地战已经转化为零散的、小规模的麻雀战,一个套路走遍天下的模式不灵了。

但在满足个性化方面,车企是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的,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模具,不同的配置匹配,都需要更多的成本。长安汽车曾经尝试过个性化匹配车型的思路,提供了上万种选择方案,但据说成本太高,执行难度很大。

再看汽车新四化,这个潮流更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变,无论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面临的巨大的机会和挑战。对此,丰田章南曾经说,这场改革不是转型,而是生死攸关。所有车企也在按照新四化重新调整战略,布局技术研发、合纵连横。

但是,无论是新能源、智能化,还是网联化和共享化,都是全新的领域,全新的领域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确定性,无论技术、还是政策,都需要不竭探索。但探索是需要成本的,开发任何一项新技术,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并且收到的效果可能为零。这给企业带来的挑战和成本压力也是巨大的。

当然,受政策支持影响,在新能源领域做好准备的车企会进入爆发期。中汽协的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汽车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49.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8万辆,同比增长52.2%。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上汽乘用车是主力选手。

总之,车市潮起潮落,大浪淘沙。接下来的车市,将是一个淘汰赛的擂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洗牌日已经不远。

准备充分的车企会在这轮升级大战中抓住机会,积极转型,斩获更多销量和市场份额。对他们来说,是病树前头万木春,不单没有进入萧条期,反而是成长期和壮大期。

前些年没有做好技术积淀、品牌积淀和资金积累的车企,在严冬到来之际,经营和运行将愈发困难,销量和品牌每况愈下。对这些车企来说,车市的确进入了萧条期,未来或许是被兼并重组的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ouyangqinfang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56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