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孔子学院筑“心灵高铁”,建人文交流之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378882103 发表于 2018-11-12 11:0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378882103
2018-11-12 11:07:32 4648 0 看楼主
“孔子学院用十多年时间,筑起了连接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心灵高铁’,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9月28日全球“孔子学院日”前夕,孔子学院总部党委书记、副总干事马箭飞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孔院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平台
马箭飞说,孔子学院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鞭策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业务,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经济及社会等信息咨询,开展当代中国研究等。
十多年来,孔子学院累计派出教师3万多人次、志愿者5万多人次,培养培训各国本土教师近50万人次。每年近10万名各国青少年踊跃参与“汉语桥”世界大、中学生中文比赛。

办学质量是孔子学院的生命线
马箭飞说,办学质量是孔子学院的生命线。为不竭提高办学质量,孔子学院在汉语教学标准方面制定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学习标准、课程大纲、考试大纲和教材编写指南,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认可。
在汉语教学资源方面,孔子学院支持研发教材6600多种,编译出版80个语种对照的主干系列教材,支持各国孔子学院编写本土教材2600多套,建立孔子学院网上图书馆和教材编写在线平台。








孔子新汉学计划:“中国思想与现代文明”第四届京师哲学暑期学堂开学典礼。


此外,孔子学院总部积极实施“孔子新汉学计划”,致力于为海外研究中国的学生、学者以及优秀青年提供优质来华研修机会,通过与中国顶尖高校紧密合作,与中国一流人文社科学者一起,为入选者量身定制方案,帮手他们深入不雅观察中国、研究中国、理解中国,未来成为各自领域中新一代的“中国专家”。

提质增效,特色发展
马箭飞说,为了更好地扎根本土、融入本地,孔子学院坚持与所在大学学术发展目标相结合,与所在国外语教学规范相结合,贴近本地思维,贴近本地习惯,贴近本地接受方式,逐步形成以语言教学、学术研究、文化活动、职业培训等为发展标的目的的特色孔子学院。








华侨崇圣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举办“健康与中医”系列讲座。


在孔子学院带动影响下,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70多个国家开设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450多所孔子学院开设的课程纳入所在学校课程或学分体系,很多外国学校、企业、政府部门将HSK汉语考试成绩作为员工招聘、考核、晋升的重要参考。
马箭飞说,教师队伍的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是孔子学院今后发展的重点和标的目的,有助于鞭策教材和教学方式的本土化调整,使孔子学院更加“接地气”。对于学生来讲,本土教师更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教学方法更具有针对性。

“一带一路”为孔院发展提供新契机
马箭飞说,“一带一路”倡议为孔子学院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倡议提出5年来,沿线国家孔子学院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办学,突出中医、商务、旅游、科技等特色,成为本地民众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与所在国进行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桥梁。








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首次组织中国企业参加职业招聘会。


此外,沿线国家孔子学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本地中资机构培养培训本土员工、提供信息咨询,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牵线搭桥。
例如,
泰国孔敬大学孔子学院创办高铁汉语培训项目;
乌克兰孔子学院为本地航空公司培训会讲汉语的本土员工;
白俄罗斯孔子学院为入驻中白工业园区的中资企业输送汉语人才;
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为中资企业的本土员工提供职业培训等。








孔子学院牵线搭桥,为学员提供职业机会。


马箭飞说,只有通过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可以避免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可以实现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孔子学院不仅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也为各国多元文化走进中国开辟了重要渠道,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通过孔子学院的平台,向中国介绍本国文化。






来源:新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378882103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64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