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车市再迎寒冬,谁才是车企的“小棉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梁金川 发表于 2018-12-2 20:1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梁金川
2018-12-2 20:15:52 3600 0 看楼主
就像时尚元素有轮回一样,中国汽车市场继2008年后,再次感受到了袭人的寒气。9月,传统“金九银十”的开局,我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3.1%,像极了10年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难以独善其身的中国车市。






数据来源:乘联会


彼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中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包罗4万亿投资和10万亿贷款在内的刺激政策,让2009年和2010年的中国市场立竿见影地实现了“春暖花开”的局面。
如今面对相似的境遇,刺激政策还会是车市和车企可以抓住的那根稻草吗?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10年前车企的规模和技术与如今早已不成同日而语,因此导致现在车市寒冬的原因更加复杂和特殊。”鉴于上述判断,崔东树认为,如今面对几千万级别的年产销量,每家车企销量下滑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短期激励政策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效应。
事实上,面对中国车市的“寒冬”,身处圈中的车企并非没有应对之策。并且,大家不约而同地致力于谋求“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以2020年后,将占汽车消费群体45%的90后为例。他们追求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体验,精神上的共鸣及其对品牌的认知,甚至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是汽车品牌的“目标超级用户”,也是有可能成为品牌布道对象的一个群体。






对于汽车品牌而言,布道的对象必然不是客户,而是“超级用户”的通俗表达——粉丝。当车市进入深度调整期,不论消费升级还是降级,客户会离开,但粉丝选择相伴,他们会积极捍卫品牌和产品的声誉,并发自内心地向旁人传递其对品牌的认知。
当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汽车品牌和产品不成能取悦所有消费者,能够不掉粉,吸引目标消费者路转粉,恐怕是顺利“过冬”的不贰之选了。
汽车企业如何把消费者从对性价比敏感的客户,变成对品牌忠诚的粉丝,甚至是狂热的信众?
12月12日,凯睿賽驰咨询将携手车质网,以“粉丝与按捺者”为主题,举办基于客户真实反馈的“2018中国汽车客户之声(VOC+)研讨会暨颁奖典礼”。届时,如何把“用一流的办事与顾客建立一种人与人,而不是企业与人之间的联系,培育安稳的情感依赖”落地汽车品牌,汽车企业如何理解“粉丝经济”,2018年客诉缓解指数解读,等等,主办方将以翔实的调研报告,从多个维度,为与会者一一呈现。
会议详情以及参会路径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或链接了解:
http://www.12365auto.com/zhuanti/2018voc/


- En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梁金川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60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