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放养教育:放的是思维,养的是习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贺飞祥 发表于 2018-12-3 08:2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贺飞祥
2018-12-3 08:29:22 3874 1 看楼主
放养式教育,是指让孩子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成长,让孩子从小就适本地接触自然、社会,较早的接受社会熬炼,有别于严厉的、教条式的应试教育。放养式教育比力适合男孩,有助于培养男孩的独立精神和男子汉气概。

放养教育的几点建议

放养教育本身是没错的,你可以对孩子进行放养教育,但必然要有合适的度,有边界有规矩。

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你真的不能一味松手,任由孩子释放本性,而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教会孩子懂得并理解规则,培养他们的敬畏之心

让孩子理解规则,是教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教会他们庇护本身的重要一步。

就像告诉孩子,马路上是不成以随意跑动玩耍的,因为车很多,速度又很快,如果随性玩耍,很容易被车撞到。

所以为了庇护我们本身,走在马路上的时候,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样人和车才可以在马路上和平相处。

我们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外是希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如果说健康快乐成长是硬币的一面,那么理解并遵守规则就是另一面。

只有教会孩子理解并遵守规则,才能保证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

孩子最开始是没有敬畏之心的,就像他们只知道火可以做饭,可以取暖,却不知道玩火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失控的火威力很大伤害也很大;

他们只喜欢可爱的小动物,对于他们不喜欢的小动物,可以随意踢打,甚至杀死它们,如果不教会孩子敬畏生活敬畏生命,释放本性的放养教育,只会成为让孩子变成恶魔的训导方式。





2

帮手孩子养成好习惯,教他们意识到分寸感和边界感

每个孩子都爱玩,天生排斥好习惯,可是一旦好习惯养成,对于孩子来说,将是毕生可用的财富。

学会长久的坚持和认定目标做事情,对孩子来说无比重要。

《刻意练习》这本书里讲过:

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曾办理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研究不同领域和行业中许多杰出人物的童年。

结果发现,这些杰出人物在孩提时代,其父母曾想尽各种办法防止他们半途而废。

所以说,哪有什么放养教育,不外是一些父母为了偷懒找的借口罢了。

教会孩子们分寸感和边界感更是重要,人和人、人和物之间都会有各自的安全领域存在,一旦没有分寸随意跨越边界,便会引来无数麻烦,这如何让孩子快乐生活呢?

所以那些希望孩子快乐的父母们,请先让孩子改掉自身的不足之处,建立本身的好习惯,意识到分寸和边界的存在。

只有这样,在未来时候,他们才会有能力去快乐生活。





3

父母的言传身教,真的是教育孩子的最有力方法

如果父母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复印件,复印件上出了问题,我们要去改的应该是原件。

如此简单的道理,总有好多父母不肯意接受,不承认是本身的问题,只一味利用本身的权威不竭对孩子施压。

卢梭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而简简单单的言传身教,却很少有家长去做。

简而言之,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你就要做到什么样。

如果你做不到“放思维养习惯”的收放自如,不如踏踏实实教育孩子,给他们有质量的陪伴,不要用名义上的陪伴去代替;不要再为本身的懒惰找借口,对于孩子的教育,你必需做到“行动上的巨人”;

关于那些熊孩子,家长该管的时候,是必需要管的,如果你不想让他们继续熊下去的话。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但也隐藏着恶魔的一面,良好的教育就是要让天使战胜恶魔,才能让孩子快乐安然幸福健康的长大呀。

写在后面的话

盲目的放养教育,对于不肯意保持本身的学习力,不肯意精进本身的教育方式的父母来说,最轻松。

但想要养出一个三不雅观正,心理健康的孩子,是需要父母对孩子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高质量的陪伴的。

真正的放养教育,放的是孩子的思维,养的是孩子的习惯。但却被很多父母理解为对孩子的放任不管,冠冕堂皇的在孩子的教育上偷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夏坚2010 发表于 2018-12-3 08:29:53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夏坚2010
2018-12-3 08:29:53 看楼主
深度好文!
应该让更多的父母长辈看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贺飞祥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874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