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丰家婚宴后续:九旬老先生讲述老师王焕镳的过往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TT 发表于 2018-12-25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TT
2018-12-25 07:45:00 2332 0 看楼主
2018-12-25 07:35 | 温州都市报

“丰子恺后人婚宴嘉宾中有一位名叫王焕镳,江苏人,曾在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是我的老师,他精通唐宋文学,对先秦诸子有深刻的研究,曾和丰子恺、李瑜(李子瑾,乐清人)一起游历了遵义文化名胜新舟沙滩。他曾任杭州大学图书馆馆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浙江省政协常委等职。”日前,温州市民郑征庄老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过往故事。



与丰子恺共事多年,交往密切

郑征庄,91岁,家住市区水心芙蓉组团,原温州师范学院退休教师,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工作30余年,“看了你们的报道后,我看了《杭州大学教授志》,查到了丰子恺后人婚宴嘉宾名单中有10位浙江大学教授,包罗舒鸿、王琎、陈建功、王焕镳、陈士怡、胡刚復、束星北等7人,加上苏步青、白正国、王国松等3位温州人。这3位温州人,你们报道过了。其他7人中,我只认识王焕镳先生(1900—1982年),字驾吾,江苏南通人。”

“丰子恺后人婚宴嘉宾中出现王焕镳的名字,也是有故事的。”郑征庄说,王焕镳先生于1936年应老师竺可桢的邀请,到浙江大学文学院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王焕镳携眷属随浙江大学西迁。1939年10月,丰子恺受聘于西迁途中的浙江大学文学院,1940年初随浙大西迁至遵义,一直到1942年11月离开遵义赴重庆。在遵义居住期间,丰子恺与王焕镳共事多年,交往密切。1941年初春,他们和李瑜(李子瑾,乐清人)等人一起游历了遵义文化名胜新舟沙滩,归来作画多幅,后结集命名为《子午山纪游册》,为“沙滩文化”添增了珍贵的纪实资料。

1941年9月7日,平阳人宋慕法与丰子恺二女儿丰林先在遵义举办婚礼,丰子恺邀请王焕镳赴宴。抗战胜利后,1946年浙大迁回杭州,王焕镳定居杭州。

为人儒雅,培育了大批人才

1952年2月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浙大文学院与之江大学合并建立浙江师范学院。“1954年,我进入浙江师范学院就读中文专业。当时王焕镳先生是中文系教授,个子高高的,很儒雅。他教学认真,一丝不苟,板书特别苍劲。”郑征庄老先生说,他在校学习的2年多时间,王焕镳先生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他精通唐宋文学,对先秦诸子有深刻的研究。王焕镳的科研工作与教学相为联系,治学重点放在周秦诸子方面,有关诸子的著作主要有:《先秦寓言研究》、《韩非子选注》、《老子韵读》、《墨子集诂》、《墨子校释商兑》、《墨子校释》等,成为清代孙诒让之后的治墨学专家。

1958年,浙江师范学院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浙大和杭大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王焕镳在浙江大学中文系任教,达30年之久,曾任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主任、杭州大学图书馆馆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浙江省政协常委等职。中文系是一个传统老系,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形成了本身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在国表里享有很高的声誉,王焕镳教授的先秦诸子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夏承焘教授的词学研究、胡士莹教授的话本小说研究在海表里享有盛名。

晚年,王焕镳仍然著作不息,整理古籍及编纂地方志。他一生在文教界工作了整整57年,著书20余部,500万字;培育了大批人才,“桃李满园”。

王焕镳于1982年12月病逝杭州,享年83岁。我国著名教育家、数学家苏步青挽诗:“传来噩耗哭秋风,赴召瑶台原是空。建德卜邻离乱里,莫干不雅观瀑畅谈中。毕生事业教鞭在,盖世文章史册封。留得后贤为四化,可怜无计报吾公。”

(原标题《丰子恺后人婚宴嘉宾后续:九旬老先生提供线索,讲述老师王焕镳的过往故事》,编纂 王艳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TT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233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