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婚庆策划师+肖长有:办完美婚礼为新人圆梦见证国人婚宴消费变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阿乃 发表于 2018-12-25 07:2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阿乃
2018-12-25 07:25:12 2351 0 看楼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改革开放初期的婚庆就是拍张结婚照,走完礼节的程序,婚礼讲的是热闹红火。”广州万佳婚庆礼仪策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佳婚庆”)总经理肖长有介绍,千禧年后的年轻男女结婚讲浪漫,要有气氛,婚庆现场开始有了简单的点缀,而现在要求更高了:他们要定制专属的主题,举办一场不同凡响的婚礼。



△肖长有 兰兵/摄

注重顾客体验:婚礼仪式容不得一点差错

2018年底,肖长有计划再拍一次婚纱照,她给本身挑选了一条价值数千元的金纱礼服,托起长长的裙摆,长期替人策划婚礼的她竟笑得很羞涩。约莫8年前,刚生完小孩的她开始重新规划人生道路,肖长有选择了当一名婚庆策划师。

也许是新婚的甜蜜让心里留了一份对婚庆的美好憧憬。

肖长有解释了选择当一名婚庆策划师的原因,从事这个行业将近8年,她更加深深地感受到:每场婚礼策划都是对新婚快乐的一次祝福。

婚礼是一场容错度几乎为零的仪式,因为一点错误就将会造成他人一生的遗憾,这给肖长有带来很大的压力。“出了问题很难补救,总不能说再免费赠送一场婚礼,这是笑话。”

办砸一场婚礼对婚庆公司来说是极大的打击,因此产生的连锁反应远比直接的项目损失来得严重。所以肖长有入行以来对待每一场婚礼都非常认真,她很重视每位顾客的“婚后体验”。

万佳婚庆现有两家门店,位于花都区天贵路的这家总部门店没有扎堆在婚庆街上,门店面积虽不大,但装潢时尚,气氛温馨,有不少即将步入新婚的情侣来这里寻求婚庆办事。“婚礼策划就是设计,门店设计好了,顾客走进来才感觉来对地方了。”肖长有说。

时代变迁:一成不变的婚礼已无法满足小年轻

肖长有刚入行时,人们对浪漫的追求主要表现在鲜花上。一道鲜花砌成的迎宾拱门,红地毯两边摆着数座鲜花点缀的矮灯,三条淡紫色的布幔翩然,鲜花装点着红色背景板上“××联姻”的粗体金字。这就是2010年前后流行的婚庆现场安插,现在看来则有些单调。

那时的肖长有开着一辆七座轿车就能把所有道具装进去。“布幔压一压就成了一团,鲜花都是假花,挤一挤也占不了多少地方。”刚开张的万佳婚庆也就请了两名员工,一名是肖长有的妹妹,另一名是她的弟弟,肖长有还兼顾现场安插的工作,拧拧螺丝,装装花球,一天能跑七八场婚礼。

“那时候的顾客进来咨询,最看重的就是价格,一个套餐1999元,一个套餐3999元,大多数人都选择便宜的套餐。”肖长有介绍,“人们会把举办婚礼的开销重头放在婚礼宴请上,主要是吃好喝好。所以那时也没有专业的婚庆主持,都是酒店经理客串,欢迎完新人入场后,讲一通祝福就开吃了。”

到了2012年摆布,情况有些不同。选择户外婚礼的人们开始多了,不外景不雅观安插上的改变并不明显,还是拱门、气球、红地毯,主打的鲜花样式多了些,也有人会要求用真花。“当然,没有酒店的硬件设施,我们需要重新搭台布景,设计派上了更大的用场,空间更宽敞,需要的道具也更多了。”肖长有介绍。

学无止境:创意是核心竞争力,细节是成功的关键

肖长有比来策划了一场集体婚礼。十来辆中古欧洲款式的敞篷马车搭载着新人缓缓驶来,几架航拍机“护航”在四面八方的上空。当新人站在会场中央接受祝福时,数千个五彩缤纷的气球从天而降,伴随着错落有致的音乐节奏,在镁光灯的强弱变换里,新人携手登台,摄影师的长枪短炮定格住了新人脸上幸福的笑容。

“这只是这场婚礼的部分环节,已经涉及到专业的拍摄团队、灯光团队、音响团队和化妆团队,还有会场的礼仪督导、婚庆主持和道具场控,仪式中甚至还用了真马。”肖长有说,这种婚礼往往需要提前一两个月策划,从选定主题的表示形式到婚礼道具的制作过程,都需要安排跟进。

从2014年以后,主题定制的婚礼要求变成了常态,创意就是婚庆策划的核心竞争力。办一场中式婚礼,就要表现中国“礼”的传统,不仅要复原场景和流程,细微的手势和动作也要注意到,最好还能融入新郎新娘本身的爱情元素。

肖长有说,到了婚礼现场,细节就是成功的关键。办一场香槟主题的婚礼,整个场景都是香槟色的,并且七八层的蛋糕也做得非常精致,有各种雕刻和造型,搭配香槟酒和香槟杯,拍起照来特别好看。

现在,万佳婚庆有了本身的婚纱店和道具库,从摄影、灯光、音响、化妆、主持、服装等都建立了可靠的合作渠道,单是肖长有微信伴侣圈里的婚庆主持人就有300多位。“他们也经常参加婚礼,伴侣圈里晒出的照片也是可以彼此学习的内容。”肖长有表示,她2010年时赴京修读的婚庆策划的课程内容也有些“捉襟见肘”了,不竭地学习也是婚庆策划师的素养之一。





年鉴

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规定婚姻采用单一的登记制,结婚登记是婚姻成立的唯一要件。

上世纪70年代,婚礼流行“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一般只简单宴请亲朋好友。

上世纪80年代,结婚必备三大件:冰箱、电视和洗衣机,一般会在酒店宴请亲友,菜色菜品都偏好。

上世纪90年代,婚纱重新进入中国传统婚礼,成为婚礼常用着装,同时婚庆行业崭露头角,开始有了定制式的婚礼仪式,那时主要流行西式婚礼。婚礼现场也从送礼品转为送礼金。

1994年,全国开始印制统一的结婚证。

2003年,国务院公布的新《婚姻登记条例》开始实施,取消了对单位介绍信的要求。单位退出了参与婚姻办理的领域,婚姻几乎完全变成了个人的私事。



采写 |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 马大为 兰兵

编纂 | 徐红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阿乃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35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