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琉球入学见闻录》,了解清代琉球教育的重要史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iaolimin 发表于 2018-12-27 14:0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iaolimin
2018-12-27 14:04:10 4216 0 看楼主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龙飞宇

《琉球入学见闻录》出自于清代乾隆年间的琉球官学教习潘相之手,作者潘相在当时的声望地位并不算太高,同时此书的刊刻次数又极少,这也基本决定了《琉球入学见闻录》这本书在当时社会之中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同时,我们不成否认这本书是我们了解清代的琉球教育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文献,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琉球入学见闻录》这本书的史料价值呢?



潘相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从康熙朝开始设立琉球官学,使之与蒙古官学、八旗官学、俄罗斯官学相并列,但是在当时其实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它更多地被视为统治者怀柔远人、安靖统治的一项政治举措。而身为官学教习的潘相所著的《琉球入学见闻录》也就成为了当时唯一一部较为完善地记载了琉球官学教育状况的书籍,是我们了解琉球官学所必需要依凭的文献。

另一方面,潘相写作《琉球入学见闻录》时,也融入了对当时教育事件的记载与理解,反映出了琉球官学在乾隆年间的新变,甚至同时我们能够通过琉球官学的发展来窥视国子官学的发展变迁,这都表现出了其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琉球入学见闻录》

最后,《琉球入学见闻录》中的一些记录也能够切实表现出琉球官学教习对于琉球教育的深刻影响,这也成为许多历史现象的解释途径之一。譬如从所录的一些诗文创作与序文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潘相等官学教习偏重于“文”的教育思想,这就解释了晚清时期琉球诗文作家多出这一现象的缘由。



《琉球入学见闻录》

《琉球入学见闻录》虽然是一部在当时反响并不太大的文献,但我们今天看来,对于了解琉球官学教育,它是不成多得的,其史料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1]. 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 潘相.琉球入学见闻录

[3]. 张明明. 清代琉球官学教育的嬗变与革新——以潘相《琉球入学见闻录》为中心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桂强 王雪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iaolimin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21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