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能改变孩子一生的经典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慧慧宝贝 发表于 2018-12-27 18:4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慧慧宝贝
2018-12-27 18:41:25 4592 0 看楼主
我们奋斗一生,无非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出人头地、能在社会上有安身之地!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从小爱学习、成绩好、聪明活泼、上好大学!进入社会后,会做人、善做事、出人头地、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那么,有没有可以确保我们孩子未来的一种教育方式呢? 有这样一种教育能轻松提升孩子的终生学习能力,这就是经典教育!





经典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经典,则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音乐有音乐的经典、美术有美术的经典……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老子》等重要著作。





按照香港国际文教在华东师大附小附幼、北师大附小附幼及其他早教机构的实验,结果表白:实施经典教育后,孩子起到了如下的变化: 自然识字:每天玩20分钟经典,1年可认识1500多个汉字;3年下来可认识4000多个字,相当于高中生的水平!





行为变化:孩子变得聪明、活泼、开朗、爱学习、专注力强、懂事、会体贴父母!

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说的话、写的日记,遣词造句,信手拈来,文词优美…… 记忆能力:背文章、学其他东西,变得很快、很简单。





创造能力:只有原创性的著作才能培养原创性的人才。理由是: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再上经典内容的熏陶,孩子就有能力接触更多的信息、看更多有益的书,这就具备了初步的学习能力。学习是一个再 创作的过程,通过大量信息的刺激,会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从而提升孩子的创造能力……





如果孩子在这里能学对本身一生有用的东西、打下一生学习的基础!

那么,家长有什么理由不接受最好的教育呢?……

我正在实施这种教育,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这种教育,更多的孩子接受这种教育。 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有其不同的理解,有人说不懂,这是一生的学问,你能懂吗?有人说,长大再学,错过了孩子记忆黄金时期,大脑发育的敏感期,难度特别大,并且增加孩子的负担,效果不好。 知道牛是如何吃草的吧,孩子先烂记于心,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定会终生受用的。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有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既然选定了目标,就不要留恋彩云风景,两岸啼叫的猴子,架上我们的轻舟,奔向我们的前方!!

孩子学习各年龄段的特点:

1、黄金期:0-3岁,完全吸收阶段,自主吸收接收到的任何消息。

2、白银期:3-6岁,80%吸收阶段,可朔性强,只要家长努力,孩子很容易上路。

4、朽木期:9-13岁,40%吸收阶段,有较强的思考能力,不必然能够听从家长的话,需要多做工作,从理论上说服他们,家长用本身的热情感染他们,慢慢引导上轨。

5、腐纸期:13-,这是成人学习阶段,有本身的主见,如果能够认识到了,就会去行动。不能简单地要求他们学习经典,通过必然的环境手段影响他们,改变他们。

6、稀泥型:性格变节的孩子,或反对读经典的成年人,他们属于稀泥型,扶不上墙。要警惕教育出稀泥型的孩子,防微杜渐,从小实施正确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经典规划

0-3岁婴孩,可以用一年时间,听50多本书80多张光盘(经:道德经、易经、黄帝内经、诗经等;典:论语、大学、中庸等;其他:千百弟诗词等),整整一轮,打下听的基础。

3-6岁宝宝,用三年时间,也是全套育心经典,整整地指读一轮, 打下读的根基。

6-12岁小学期间,用6年时间, 听、读、背诵。

所有育心经典,烂熟于心。

人生前几年,全是以读为主。

7-12岁,可以适当考核背,

也别太认真。

13-24岁,他开始飞速地理解。

为什么呢?

大概是14-15岁,是一个分界点,

这个因人而异。25-36岁,我们参加了工作,自然应用之。

这也是规律,

你让3岁娃娃,用易经,不成能也。

而25岁了,走向社会了,不消,不成能也!

25-36岁,我们参加了工作,自然应用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慧慧宝贝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59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