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有一个根本,家长要把握教育的主轴来引导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李苦禅 发表于 2019-1-8 15: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李苦禅
2019-1-8 15:53:00 4483 0 看楼主
教育有一个根本,家长要把握教育的主轴来引导孩子

要做好对孩子的教育,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世界不雅观。不然,我们在具体教育和选择的时候,就会迷惑,究竟要选择什么呢?





教育有一个主轴
什么是正确的世界不雅观,就是指对我们这个世界的认识。这个世界可以分为有形的世界和无形的世界。有形世界可以指我们看得见的部分,什么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无形的世界可以指我们看不见的部分,比如微不雅观、磁场、暗物质、暗能量。或许我们对我们生活的有形世界和无形世界都没有足够的认识清楚,但是我们可以大致的清楚天地、自然、四季、炎热这些基本规律有了认识,发现天地的运转都是有规律的。就连一颗小小的植物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世界万物都在遵循他们本有的规律在运转,万物都有其根本和细枝末节的。那么,我们人自身有没有根本规律呢?或许我们平常都看到总结了一些规律,但是都不怎么根本,停留于表面罢了。



大学之道
在《大学》之中开篇就告诉我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东西是大学,不是我们现在所上的大学学校,而是人生之中最大的学问,人最根本的学问,即使读了各个有名的大学,但是如果没有明白这个大学之道,也只能算是小学生。最大的学问的道路、标的目的是从明明德开始的。明德就是内心之中的光明的德性,明明德就是让这个光明的德性明亮起来,在我们的身体里呈现出来,换句简单的话,就是把明德落实到我们的言行之中,一言一行都是光明正大的,不时刻刻都保持着内心的光明。



道不成须臾离也
在《中庸》之中,“道不成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也强调了,我们要时刻保持内心的光明,如果稍微偏离了,就没有在正确的标的目的上面。这句话除了告诉我们人的根本是不时刻刻都不离开我们,还给予了我们一个判断本身的行为是不是遵循大道而行的标准。这个标准也可以算是我们做人的标准,算是我们的人生不雅观和价值不雅观。在我们人身上什么东西是不成须臾离的东西呢?是衣服吗?不是。是钱财吗?不是。是房子吗?不是。……只要我们向外去寻找探索的东西,都是可以离开我们的。那什么东西是不成离的呢?经过这个《中庸》对道的判断标准后,我们发现很多东西都已经不是我们判断的根本,钱很重要,但不是我们的根本;房子很重要,但不是我们的根本……



心在哪里?

这些古圣先贤的经典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的根本是什么。我们要学会与本身的内心相处,而我们的内心在我们心窝处。狗窝是狗居住的地方,鸡窝是鸡居住的地方,鼠窝是老鼠居住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祖先在取名的时候真的是非常周到,生怕我们忘记了心在什么地方,专门告诉我们心窝这个名称。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心窝就是心居住的地方,找到心的位置,我们还要明白心的作用。其实我们的心就是我们情绪的感觉器官。喜上心头,心里乐滋滋,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心里有如鹿撞,不安心,心不定,怒火攻心,……可以发现好多好多的词语都在描述心上的感觉,而这些感觉都在描述我们的情绪,喜怒哀乐各种情绪都与我们的心有关。所以一有情绪,在心窝处必有动荡起伏的感受。





认识我们的情绪
古人也非常清楚这个地方的重要性,所以在《中庸》首章就明确告诉我们“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是说,喜怒哀乐情绪没有发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处于一种中的状态,自然而然的安静的感觉。当情绪发的时候,如果能做到中了情绪的节度,在情绪起来的同时,感受到内心的动荡起伏、变化感受,与这些情绪的变化和平共处,这就是和的状态。中的状态,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就像我们的天气,平常都是温柔的居多。而和的状态,是天下通达的状态,天该下雨的下雨,下雪的下雪,也是自然而然的状态。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有愤怒的情绪产生,但内心的状态也是一种自然的发生状态,我们的内心不会攀附上各种知见,不会因为个人的知见判断而加强或者阻碍情绪在内心中引起的起伏变化。而是我们内心生起的起伏变化与我们的行为处于和平共处的状态,情绪自然发生,行为该做一些为报答己好的行为,而不是伤害他人也伤害本身的情绪。



教育的根本

在家庭教育傍边,我们必然要把握好这个内心的主轴,学会与我们的情绪和平共处,学会去引导孩子感受本身的情绪变化,学会去体会孩子在处理情绪时的方式和方法,这个的调整才是人最重要的根本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李苦禅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48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