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白尝记 一个锅子,能吃出三种美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TT 发表于 2019-1-29 10:1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TT
2019-1-29 10:19:07 3476 0 看楼主
以前吃火锅讲究个时令,就拿北京来说吧,那得立秋后炮烤涮才上市,而今下一年四季都吃,也不论春夏秋冬,就三伏天那大热天也照吃不误,天热怕什么,有空调电扇吹着,在热干脆脱个大光膀子,汗流浃背照样涮。但吃归吃,这秋冬季才是吃火锅最好的季节,今小年,我为各位保举个吃涮羊肉的好地方,这的涮锅子别具一格,到这开涮前要先喝汤,这是为什么呢?别急,您听我慢慢聊。





我说的这家涮肉在阳坊镇西贯村,阳坊涮肉有名大家都知道,肉好,调和好,份量足,深受大家喜爱,但阳坊涮肉的阳坊是个统称,阳坊有好多家呢,咱今天说的是阳坊西贯村月朗斋李家。西贯村又称西贯市村,是回民聚居地,位于昌平西北角,南与海淀接壤。西贯市村回族李姓,明初自南京迁居于此, 西贯市村旧称灌石村。这个名字第一次记载下来,是在元朝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编纂的《大元一统志·大都路》一书里,此时的元大都刚刚落成。而“贯市”两个字出现,至今已有480多年的历史。





据白叟讲,西贯市回族和京南西红门等村的回族于明初跟着燕王朱棣北上来京,别离落居两处。西贯市村回民老户姓氏甚多,如李、海、张、康、陈、黄、高等,以李姓人居多。北京回民有“红门陈、贯市李”之说。又有考证,贯市李家从南京二郎岗迁来,经山东德州、河北沧州,几经辗转,落户贯市,蕃衍到今。西贯市村和西贯市清真寺在教门、历史、建筑、文物、人物、碑文、传说等各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内容。









月朗斋掌柜的叫李铁路,他这名是是他爷爷起的,因为生他那年正赶上修铁路,说起铁路家的先人那可不得了,李铁路的爷爷的爷爷,当年那可只是走南闯北的达官,达官是什么?就是镖局子,清朝末年,北京曾有很多家镖局。当时全国著名的镖局有36家,北京就占一半以上。镖局主要集中在前门一带,前门外珠市口南狗尾巴胡同曾有永兴、正兴、天兴等镖局,西河沿有西光裕、东光裕等镖局,西珠市口有福源镖局,粮食店街有会友镖局。





北京不少镖局的镖师都来自昌平西贯市村。西贯市村村民基本为回族,以李姓居多,相传是康熙年间著名镖师“神弹子李五”的后代。清朝末年,村里的人除经营餐饮、牛羊、粮行外,还以镖局业为主业。村民世代在前门外西河沿、东河沿经营镖局。最有名的有东光裕、西光裕、同合局、陆合局、九合局、东三义等镖局。其中光裕镖局名列京师八大镖局,光耀一时。西贯市村经营的镖局大部分向西北五省走镖,以“骡驮轿”而闻名。轿内备有寝具,可随意躺卧,便于长途旅行。过去民间有句谚语流传:河北人回家卧被套;山西人回家骡驮轿。这句话的意思是:河北进京之人,以卖力气谋生,赚钱可怜,回家过年只好骑驴垫被套。山西进京者,以经商谋生,赚钱颇多,回乡省亲当然要舒服一些了。清末京张铁路竣工通车,后又由张家口延修铁路至绥远(呼和浩特),各家镖局也走完了本身最后的路程。镖局已成历史,“骡驮轿”成了“文物”,镖局子随着时代己经没了,现在都改成振远保安办事公司武装押送了。





哎,怎么不说涮肉聊上保镖了,您别急呀,您想知道李铁路他家,为什么吃肉先喝汤还得从保镖说起,但西贯市在清未走的一趟镖,使西贯市闻名于世。那是庚子年八国联军攻入京师,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仓皇出逃,一口气跑到西贯市村。又累又饿,饥寒交迫,当时慈禧是汉人民妇模样打伴,到村里休息一下,当时歇脚的地方就是李铁路他们家,李家离清真寺不远,慈禧老佛爷到清真寺里一看,还有康熙佛爷的圣旨呢,慈禧一看踏实了。李家送上刚熬好的羊汤和玉米饼子,慈禧吃的那叫香,于是下懿旨就在清真寺大殿安歇,第二天村里派人西出东花园,到怀来县请县令前来接驾,同时西光裕镖局老板也是李家族长李恩涛把村里的镖师,组成护卫队护送他们安全出京,护驾随行。将慈禧太后一行人,一直护驾到西安,然后又护驾回京。





慈禧太后夜宿西贯市清真寺,受到族长、掌教及村民热情款待。回銮后曾封镖师杨巨川为引路侯,赏顶戴和俸禄,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等人也亲笔为这里的清真寺题赠了多块匾额,并拨银24万两,重新补葺清真寺。现寺里有御赐的黄琉璃顶,这在清真寺还不多见,西贯市村清真寺,创建于明朝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原称“灌石村清正礼拜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数百年间,西贯市清真寺几经战乱、动乱、栉风沐雨,现仍巍然挺立。













聊完历史该说涮肉了,因李家是保镖的达官,常年走口外以至外蒙的镖,对口外内蒙的羊汤很是钟情,这羊汤是用羊骨加党参、当归、老姜等熬制而成,汤浓如奶,营养丰富,连慈禧老佛爷尝后都大为赞赏,所以李家不忘祖制,用这羊汤做为锅底,不光如此,李家还在锅中放上手扒肉,也就是讲他家涮锅子,先喝羊汤,再吃手扒羊肉,然后在涮锅子,一锅吃出三种美食。





您喝完汤,现在涮肉,阳坊地理上位于北京、张家口、内蒙古之间;早年间羊是赶着来京的,羊从内蒙再往口内,羊会因为不服水土而掉膘,也会影响肉质,阳坊是最佳出售地,所以阳坊在历史上就已经是三地之间羊等牲畜交易集散地,并且因为李家是达官,那的肉好他门清,他家选的羊可不是一般的羊,据说这羊肉号称是“天下第一羊”。





这名号是怎么得来的呢?他家的羊是内蒙古大草原东乌旗的乌珠穆沁羊人们常说中国好羊在内蒙,内蒙好羊在锡盟。锡林郭勒盟羊肉誉满天下,而锡盟最肥美的羊肉,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羊”的乌珠穆沁羊。据《马可波罗游记》和《元史》记载,从元朝初,锡林郭勒草原就是皇家御用草场,并且开始有目的地选育皇家专用的黑头白体、身长肉多的肉羊品种,用于祭祀天地和祖先。牧民们常用“多一根肋骨”来形容乌珠穆沁羊的特点。全世界饲养放牧的羊至少有六十多个品种,除了乌珠穆沁羊,都是13枚胸椎和6枚腰椎,生有26根肋骨。而乌珠穆沁羊却多一枚胸椎或腰椎因此生有28根肋骨。





光羊肉好,还不算,更主要的是人要讲诚信,想当年慈禧在西贯市雇达官保镖而不消昌平官兵,就是因为镖局子人讲诚信,过去保镖的达官把信誉当性命。李铁路也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在97年冬天,李铁路本身刚开始做羊肉生意,经济条件不好,和亲戚、同乡借了十万块钱钱去找羊,当时为了节省电费,没有把肉速冻在冷库里,把肉放在了外面自然冷冻(零下三十几度),肉冻住了,但是切开后发现肉的颜色特别深,像冻了很久的不新鲜的肉,口感也不好,他爷爷告诫他:“铁路,咱家里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做的是长久的买卖,要诚信要尽责,这个肉不能卖。”铁路听了爷爷的话,最后这批肉,改用它用如酱羊肉,炒羊肉或这家几斤那家几斤送给亲戚吃了,所以铁路家羊肉不光质量好,还份量准,从不蒙骗客人。





吃完羊肉您别忘了在吃点他家特色贴饽饽,这可是当年老佛爷吃过的,当然也有传慈禧在贯市李家吃的是窝头,所以仿膳才有了宫廷小窝头,但咱不抬扛,今在西贯市,咱听本家的,慈禧吃的就是贴饽饽了。这贴饽饽是带馅的,是扫帚苗馅的,





扫帚苗,别号扫帚菜、地肤子、独帚,藜科、地肤属一年生草本,生于村边、屋旁、原野、田间,或栽培。高达1米。茎直立,多分枝,秋季常变为红色,幼枝有白色短柔毛。嫩茎叶可食,嫩茎叶,果实,种子都可入药。茎老后可以做扫帚。嫩茎叶可蒸,炒,凉拌,做汤等。果实叫地肤子味甘,性寒,利小便,清湿热。趁扫帚苗嫩的采集,冻起来用时解冻,吃起来一面有嗄酥脆,清口味道鲜美,还有一节,椐说慈禧老佛爷在宫中吃的是山珍海味,水陆八珍,什么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草窠里蹦的,都吃过,但还真没吃过玉米,随口问这是啥做的,回答足棒子面,慈禧一听不高兴了,这么好的东东怎么叫棒子,于是封为“御米”,后来叫白了就俗称玉米了。





有人问了老白这都是真的吗?现在但凡有点好吃的东西出了名,都是慈禧或乾隆吃过的。其实我也不知道,反正村里都这么说,并且但这些事情除了百姓口口相传,昌平地方志都有记载,清真寺还有碑刻铭文,不外又说回来,咱抛开那些传闻,月朗斋李铁路家的羊肉和贴饽饽确实真的好吃,不信那天您过来尝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TT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47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