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教育研讨会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吴木头 发表于 2019-4-1 08:1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吴木头
2019-4-1 08:14:49 6528 0 看楼主
3月31日,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研讨会议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召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国家中医药办理局人事教育司副司长张欣霞,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翟双庆,以及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部分委员、专项工作组成员,共计30家单位的6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翟双庆秘书长主持。





徐安龙校长首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在致辞中,徐校长从国家与社会变化带来的中医药国际影响力不竭提升、人类健康理念的发展与中医全生命周期关爱的特点、中医药学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有力载体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大好机遇。他说,中医人也应该有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信,把中医药学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传承好、传播好。同时还要通过现代科学的阐释,不竭寻找科学的证据和理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更好的助力健康中国。

徐安龙校长从五个方面向教指委各位专家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建议:

一是进行更符合中医人才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改革;

二是不竭探索和创新,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教材建设;

三是人才培养要回归中医本源,培养真正掌握中医教育规律的师资队伍;

四是通过改革创新来吸引优质的生源学习中医,吸引优秀的人才汇聚到中医药行业中来;

五是用更高的格局、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来汇聚发展的力量。

随后,翟双庆秘书长宣读了《关于成立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项工作组的通知》。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中医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中医教指委决定成立教育研究专项工作组、专业建设专项工作组、课程建设专项工作组、教师发展专项工作组、学生发展专项工作组、实践教学专项工作组等六个专项工作组,汇聚了王永炎、张伯礼等60多名专家学者作为工作组的成员和顾问。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王启明及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谷晓红,为六个专项工作组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颁布了聘书。



王启明副司长作专题报告,在报告中提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诸多思考,一是要把握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研判医学教育改革现状;二是要聚焦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文件要求;三是要鞭策中医药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加大对中医拔尖领军人才培养的力度,把现代医疗发展的优势成果为中医药所用。

最后,王启明副司长对新一届中医学类教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予以了充分必定。他指出中医教指委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特色,起到带头引领作用,不竭扩大中医教指委在医学教指委的影响力,共同为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作出努力和贡献。



谷晓红主任委员以《同心、同力、同行》为题作了研讨会主题报告,并介绍了本届教指委专项工作组工作规划。她首先从我国教育大环境的变化、医学教育的发展状况、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向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医人才培养和中医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并通过对“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三个层面问题的思考,提出了中医高等教育责任使命、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分析。

她在报告中说,医工理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中医与西医汇通是必由之路,医教研协同创新是关键;着眼于未来,要培养新知识结构、新思路,发展潜力足、创新能力强、专业能力高的未来医学人才。

培养目标是

掌握坚实宽广的中医药及现代医学知识;

具备优秀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及多学科交叉知识结构;

能够熟练运用中医学思维方式与医学专业技能;

具有参与多样化团队和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有较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从事医学临床或科学研究工作的复合型未来医学人才。

报告中,谷晓红书记还从“新时代、新要求”出发,从中医教育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中医学专业建设的内涵与特色仍不凸显、课程在“两性一度”上仍有较大欠缺、学生能力结构仍有欠缺、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临床教学水平存在差异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中医高等教育面临的具体问题。



谷书记还介绍了各专项工作组的职责及2019年工作计划,提出要以中医教指委为平台,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在加强教育科学研究,鞭策中医教育改革;制定专业建设标准,开展三级专业认证;制定中医“金课”标准,建立课程联考机制;突出立德树人宗旨,聚焦教师全面发展;围绕综合能力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鞭策临床教学建设,实现医教协同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切实推进中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她希望各专项工作组和中医药高等教育行业内的同仁同心、同力、同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真正打造具有特色的中医人才培养共同体,促进中医高等教育教学基本建设水平不竭提高,引导中医学高等教育健康、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



研讨会上,翟双庆秘书长介绍了《中医学一流专业指标体系(草稿)》及《中医学“金课”指标体系(草稿)》。

分组讨论

下午,各专项工作组进行了分组讨论。各工作组就《中医学一流专业指标体系(草稿)》、《中医学“金课”指标体系(草稿)》及2019年工作安插与落实别离展开热烈了讨论。并将修改意见及工作计划上交至教指委秘书处。











分组讨论

本次教育研讨会议的召开,深入研讨了中医类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相关问题,明确了各专项工作组的职责,安插了2019年专项工作组具体工作,为2018-2022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各项工作分级分层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家谈高等教育

在研讨会间隙,部分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围绕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使命责任、教指委工作的核心任务等内容颁发了谈话。



教指委是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从课程设计,培养方案包罗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制定更好的方案和目标。相信新一届的中医教指委会在未来的教育改革方面做到更好。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教授



中医学教指委对于整个中医学专业的课程、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面临着能否把中医学专业打造成为健康中国办事,为人民的健康办事的问题。通过教指委的工作,努力把我们中医药事业最核心的人才培养好。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余曙光教授



要解决好在信息时代大背景下中医药教育如何应对各种教育形态改革的问题,例如如何更好地将慕课建设和其它的现代新兴技术应用到中医药教学实践中去。



——天津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周桂桐教授



把中医继承好,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新时代对我们中医教育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的目标是如何把古老的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石岩教授



教指委有着引领、鞭策、监督、督促等作用。新一届中医学类教指委可以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建设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吸收各种合理因素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教授

此次研讨会后,教指委及各专项工作组将以内涵建设为核心,切实推进“四个回归”,按照“问题导向、研究先行、有所依据、再举办法”的思路,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在中医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标准建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学生综合本质培养等方面有所作为,为开设中医学类专业的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彼此促进的平台,共同打造中医人才培养共同体。



保举阅读



北中医携手美国国家儿童病院 | 让更多儿童疾病得到治愈,为更多家庭带去希望

3-29 特稿



春到北中医,莫负好时光

3-27 特稿



准杏仁er们,我在北中医自习室等你

3-25 特稿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排版 | 李晓朋

同心、同力、同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吴木头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652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