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政信项目不都跑去银行借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Jay 发表于 2019-7-29 08:1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Jay
2019-7-29 08:18:48 4067 0 看楼主
政信类的政府平台融资时,从银行借的资金成本一般都比力低,跟政府平台公开发行债券的成本差不多,而定融的资金成本几乎是绝大多数政府平台里面融资成本最高的,从产品的收益率上也能看得出来,投资人通过定融获得的收益能有8%-10%,而投资人如果是通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间接购买政信债收益最多也就4%-5%。所以很多人产生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政信项目不都跑去银行借,而要借定融的钱?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融资的主要手段、成本、期限

1、利用土地做抵押向银行贷款。

这一类的融资手段在绝大多数政府平台中都是借款的大头,就拿江油鸿飞来做参考吧,它目前在银行里面的贷款为35.97亿。

这类贷款的资金成本一般在7%摆布,其实很多区县级地方的政府平台是没有评级的,他们很难公开发债,地方上要举债,主要就是靠政府平台从银行拿贷款,尤其是在本地有营业网店的银行以及本地的村镇银行,这些输血政府平台的比力多。这类贷款一般要占到地方债务的一半以上。

贷款期限的话,主要是以长期贷款为主,像江油鸿飞去年就从农发行拿了11亿15年期限的授信。平均下来银行贷款一般是5-8年的比力多,超过10年也常见。

2、公开发行债券进行的融资。

这一类的话,很多时候融资成本其实比从银行走非标拿贷款的成本还低,一般票面利率在3-7.5%之间的较多,平均下来融资成本可以以做到最低,所以经济好一些的地方,它都会尽可能的打造几个信用评级不错的政府平台,但是有些地方因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太少,它就很难有优质的政府平台,大佛家乡一个10多年前就被评为小康县的县,本地就暂时没发现有一家有评级的政府平台,上一级的乐山市,也才发现两家AA级政府平台,即:乐山国投,峨眉山市国投是AA级政府平台,乐山辖区其它区县也暂时没发现有评级的政府平台,所以一个地方要培养一个AA级政府平台还是很难的,培养一家有评级的都不容易。

公开债券融资的占比就要看本地的经济实力,经济越好的,它的占比就越高,经济条件越差的,直接没法公开发行债券,现实差异较大。江油鸿飞目前债券融资的存量额度还有22.41亿,也算是一个贷款的大头。

期限方面主要也是中长期的为主,5-8年的期限比力常见,短期的债券比力少。

公开发行的债券,它属于标准资产,发行的债券未来是可以在银行和证券交易所里面公开流通买卖的。

3、从保险公司拿贷款。

走这一类通道的资金也有,它的融资成本跟银行几乎差不多,因为险本钱身资金成本低,并且期限长,投放到政信类项目上的期限也很长,并且一般资金量比力大,也是一个很大的金主。

4、非银行类的非标贷款。

银行的贷款其实绝大多数走的也是非标的通道,就是说,银行把钱借给地方政府平台的债,它不能够在银行里或者证券交易市场里面公开买卖交易。能在银行里面公开交易的那种就是标准资产,比如北京债、四川债那种。

非银行类的非标借款主要就是:信托,定融,融资租赁的融资。同一家政府平台从这三个的通道上获得的融资成本比拟力,信托的成本一般要低一些,对投资人来说这点也能从相关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上看出,比如都是投一百万,信托的实际收益率比定融的至少要少1-2个点,别的定融的起投门槛几乎是散户能直接够到这类平台的最低门槛,比拟政信的投资门槛,信托的起投门槛其实绝大多数人都够不到。

这三类融资对应的期限方面,定融期限是最短的,一般是1到2年期的多,信托类期限是2到3年期的居多,融资租赁的往往是35年期摆布的多。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各类融资手段的风险有多大区别

如果都是同一家政府平台的借款,其实不同渠道的违约风险差异极小,就跟普通人一样,没成为被执行人前,他欠的钱大概率都会还,如果借款人已经成为老赖,这种人即使是从银行借贷的钱都容易违约。虽然政信类项目不同融资通道的风控办法有差异,但实际上差异极小。即使是一家优质的政府公司,如果是非标类的违约,它公开发行债券的价格也会随之暴跌,而公开发债的成本,或者从其它机构拿资金的成本就会急剧升高。所以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平台都仅仅是把定融作为融资手段的有效补充,不能因为定融而拉高了其它融资途径的融资成本。整体融资成本也会严格的控制。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为什么不全从银行拿贷款

地方政府举债的目的主要是为建设地方上的公共基础设置项目,一个地方上大的项目,动不动就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建设完,尤其是各个地方新区的那些建设项目,前期投入都是巨大的,要有各类企业逐渐落户进入新区后,后面才能有源源不竭的现金流,人气起来后新区的地皮价格也才能跟着起来,做到良性循环。

但一个项目的建设往往会在不同阶段时期,建设项目上的花费是不一样的,说白了就是有些年份和月份花的钱多,有些年份花的钱少。假如都不消短期的资金,全部直接一上来就开足马力找银行借最长期限的最大用钱高峰时期的额度,不先说银行是否会同意,即使能同意了,一下拿到那么多钱,也会造成大量的资金闲置。所以我们看到的实际结果就是:各种长期、中期、短期不同期限的资金,各种低、中、高成本的资金也全都要用上,以长期低成本的银行贷款、公开发债为主,配置部分中短期的信托类资金,然后再用短期定融高成本资金拿去补充项目资金的流动性周转。

最后,对于政府平台来说,只有银行贷款才是必需一直都要吃的主餐;公开发行债券对政府平台来说就是有条件了就下馆子撮一顿,条件好的可以经常出去撮;信托类政信项目充其量也就是家常菜里面的凉菜,可有可无都行;至于定融政信类的融资,对绝大多数政府平台来说,就像零食小吃,一般也就是作为补充偶尔吃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Jay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06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