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淮海省”不是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完颜阿古娜
2019-10-27 11:04:27 7542 0 看楼主




关于以徐州为中心建省的这个话题,自建国以来,呼声一直不绝于耳。但是除了徐州沦陷时期出现的汪伪政权建立的淮海省外,徐州成为省会的计划从未落到实处。徐州人对淮海省的期待一直潜藏于心,而又难于言表。

狄更斯在《双城记》里写道:虽路途遥远,但已经在路上。绝不后退,也绝不会停下。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向着目标去努力,静待美好的出现。

而一系列数据排名证明,徐州,已经从普通地级市发展成二线经济强市,超过了相当部分省会城市,成绩令人瞩目。



徐州连续入围二线城市

2019年5月,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徐州再次进入二线城市?



为什么徐州能够连续被评为二线城市?仅仅只看徐州近几年在全国乃至国门之外取得的荣誉,就能知道答案了。

中国最安全城市,2015中国最安全城市30强榜单,徐州以91.30分名列第4位。其中中国最安全城市的前三位分别是香港、拉萨与镇江。
中国最美城市,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2014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中,南京、徐州和扬州同时上榜,分别位列第12、17、25位。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2014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中,徐州以75.96分位列第22位。2008年,徐州首度入围最具幸福感城市50名,随后几年,排名逐步上升。
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2014中国10佳投资环境城市徐州荣膺第2名。
2015年03月26日,徐州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
2016年1月29日,徐州正式被国家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017年6月12日,徐州成为江苏首个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
2017年11月14日,徐州市被正式评为——全国文明城市。这应该是最为重量级的一项荣誉。
2017年12月7日,徐州再获评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18年10月1日,徐州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徐州GDP目标万亿俱乐部

2017年,淮海经济区各市的GDP?

结合下述表格内所反映的信息,按照2017年淮海经济区各市GDP分层,可分为3档:
一档(4000亿元+):徐州、济宁、临沂,尤其是徐州达到6600亿元,位列当年全国第29位,一下子超过了石家庄、沈阳、哈尔滨、长春等老牌二线大城市,这也是确立了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标志。三座都超过了4000亿元,这是妥妥的中西部省会规模。

二档(2000-3000亿元):连云港、宿迁、菏泽、商丘、枣庄,虽然在淮海经济区位列中游,但仍都是苏北、鲁南、豫东地区相对发展滞后的地市,当然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也相对较小。
三档: 亳州、宿州、淮北,亳宿都是传统农业大市,城镇化率低。淮北人口少,底盘小。三市也都是安徽西北部偏远地区,政策资源在安徽省内最少,因而经济规模小可想而知。
增速方面,淮北、徐州、亳州一骑绝尘,增速超过13%,远高于淮海经济区其他兄弟城市;连云港、宿迁、菏泽、商丘、宿州增速在11%左右,处于快速发展的平衡阶段;济宁、临沂、枣庄增速8%左右,同为鲁南地区,三市在近年的转型发展中遇到了难题,增速相对其他各兄弟城市较慢。


2018年,淮海经济区各市的GDP?
结合下述表格内所反映的信息,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2018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如何,看看这个榜单就知道了。不过大家不用担心,咱们的总量还是第一名,随着产业的逐步转型到位,淮海经济区去老大的位置必将更加稳固。


那么,作为徐州的一个长远目标,我们何时可以跻身GDP万亿俱乐部?根据2016年3月发布的《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地区生产总值2020年达8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速按8%-9%把握,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发展同步。
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过分析和测算,经济增速快于全国、快于全省平均速度,是多年来徐州发展的基本态势,我市能够提前实现翻一番的目标。
瞄准万亿俱乐部,打造中心城市强引擎,站在新起点上的徐州,再次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数据截止到2017年11月

打破省界束缚 徐州交通新一轮爆发
2019年临近年末,许多交通利好消息传来,加强了徐州与各城市的沟通交流。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在长三角一体化这个国家战略规划下,交通先行,打破省界束缚。



连徐高铁


徐宿淮盐铁路


徐州高铁版图


徐淮快速路建设用地获批


符离大道


徐州轨道交通S2号线延伸至宿迁


徐州-萧县-宿州轻轨一号线

徐州集中拥有优质教育、文化、医疗资源
徐州有比较完备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徐州拥有1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20万人,徐州三甲医院超过10家,有两家医院的营业收入在江苏仅次于省人民医院。
目前,徐州中心商圈辐射周边、吸纳跨省消费占总量3成,医疗卫生资源惠及周边4000多万人,外来旅游人数占比超40%。区域旅游、警务、环保、农业等合作组织先后成立,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徐州还需增强对周边城市人口的吸附力
结合下述表格内所反映的信息,淮海经济区2017年城市人口规模结构:
(1)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1个:临沂
(2)常住人口800—1000万的城市5个:徐州、周口、菏泽、济宁、阜阳
(3)常住人口500—800万的城市5个:商丘、盐城、宿州、泰安、亳州
(4)常住人口500万以下的城市9个,商丘、盐城、宿州、泰安、亳州、宿迁、淮安、开封、连云港、枣庄、蚌埠、日照、淮北和莱芜。
1、淮海经济区,常住人口最多的是临沂,也是整个淮海经济区唯一一个人口超千万的城市。2017年徐州常住人口876万,只能排名第二位,整整比临沂少了150万人,即使与周口、菏泽、济宁、阜阳4个城市相比,徐州的人口优势也并不突出。可以看出,至少在常住人口总量方面,徐州排名第二的现实与中心城市的地位,并不完全匹配。
2、2017年徐州常住人口净流入5.35万人,在淮海经济区20个城市中,仅仅排名第5,只有临沂(12万人)、菏泽(11万人)的一半左右。2017年常住人口的增长幅度,甚至只能排名淮海经济区第9,处于中游水平。可见,徐州虽然是人口净流入的城市,但是人口净流入的数量,在淮海经济区只能排名第5,与中心城市应该具有的净流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3、徐州土地面积11258平方公里,在淮海经济区排名第5,位于临沂、盐城、菏泽、周口之后,说明徐州也不是土地面积最大的城市。如果从人口密度来看,徐州仅次于枣庄和阜阳,明显高于人口总量最大的临沂,说明和临沂相比,徐州吃了一个面积明显偏小的亏,否则在人口上,也不会输给临沂。
4、徐州虽然常住人口保持净流入水平,但徐州是一个常住人口明显低于户籍人口的城市。201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39.42万人,超过千万,比常住人口多163.07万人,说明外出打工的徐州人数量非常庞大。他们虽然户籍还在徐州,但是常年在外地工作、生活、消费。这也说明,如果徐州在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过程中,社会经济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徐州人外地回乡的潜力相当大,至少有160多万人,这是潜在的未来金矿。
5、对徐州建设中心城市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的就是对周边城市人口的吸附力,每年常住人口的净流入水平,起码应该在整个经济区排名首位。徐州吸纳的外来人口,不应该仅仅是周边邻近的县市,应该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辐射力范围,在环徐都市圈的基础上,把触角延伸到淮海经济区更远的区域。现在看来还任重道远。



综上种种,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徐州自身的发展对于带动引领整个经济区、辐射周边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若用文章标题来说就是:“淮海省”不是梦!未来徐州的发展必将越来越好,我们一起加油吧!


(文章视频转载自《观视频工作室》,图文综合自徐州楼市看辉哥、都市晨报微信公众号,这里是淮海头条号等新媒体,版权均归对方所有。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完颜阿古娜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754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