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种体质如何调理,这里一 一解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夜昙SS 发表于 2020-1-13 09:2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夜昙SS
2020-1-13 09:25:53 4330 13 看楼主
当下很多朋友都在关心体质的问题:究竟什么是体质?体质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判断自己的体质?怎样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适当的养生保健方法呢?




(一)什么是体质




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而天地在化生万物的过程中,很少会把阴阳五行之气完全均匀的分配到每一个个体。于是就出现了:有人阴偏不足,有人阳偏有余,有人湿气较盛,有人肺气素亏。凡此种种,每个个体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种身体特质,即是体质。在所有的体质类型中,阴阳平和的体质是最为理想的,但在人群中出现的机会非常少。大部分人,或此有余,或彼不足,体质中都存在着某种“偏”性。正是这种偏性,决定着我们的身体更容易罹患哪方面的病症。比如气虚体质者,比较容易出现腹泻、腹胀、咳嗽、喘等病症;阴虚体质者,容易出现失眠、焦虑、夜间盗汗等问题。而所谓的体质养生,本质上就是要尽量纠正这种偏性,使其朝着阴阳平衡的方向来改善。





(二)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一般来说,体质由先天因素决定,受后天因素影响而成。比如说,父母的身体都偏于气虚,孩子体质气虚的机会就非常大;父亲体质阳热,而母亲体质气郁,那么孩子的体质或从其父,或从其母。这是先天因素对体质的决定作用。而后天环境,或饮食习惯等的改变,又可以对体质产生一定影响。如长期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下,体质会朝着寒湿方向转变;长期嗜食辛辣,容易把体质变得燥热;长期大量饮酒,容易形成湿热体质,等等。





体质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通常很难完全改变。前面望诊一节曾提到的那位患者,舌体中间有一条纵深大裂纹,几乎要将舌体分为两半,此人的体质就是典型的气虚体质。随着治疗的持续进行,此患者的舌体逐渐变小,中间的裂纹也漫漫变浅,裂纹上也渐渐被一层薄薄的舌苔所覆盖;但与普通人相比,他的舌体仍然比较胖大,裂纹仍然比较明显。





(三)判断体质的方法





如何辨别体质的方法,实际上,在上面脏腑辨证的内容中已经讲过了。将“气虚证”的名字,换成“气虚体质”,诸如此类,上面给出的辨证百字要诀,就成了辨体质百字要诀,道理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体质是人身之常,表现出来的“症状”一般不会象疾病状态时那样突出。有类于食物用来充养,因其平和以为常;药物用来治病,秉其偏甚以矫枉。





一般来说,最常见的体质类型分成虚实两大类,与上面辨病性部分相同。虚性体质,主要有气虚、气血两虚、阴虚、阳虚这几种类型。





简单来说,一个人平时说话声音低微,不喜言语,懒于活动,时感疲劳乏力,反复感冒不愈,舌体偏胖大,或见齿痕,即可判定为气虚体质。





眼睛干涩疼痛,视物不清(包括近视和老花眼),失眠多梦,女性月经量少色淡,多为血虚体质;血虚常与气血并见,即合上面气虚体质的表现,形成气血两虚的体质。





身体瘦小,舌体瘦小,舌红苔少,夜间睡眠时觉热、盗汗等,多属阴虚体质。





平素畏寒喜暖、四肢冰冷、大便不成形、小便色清量多、舌色淡白津液偏多者,属阳虚体质。





实性体质与虚性体质相比,给人的印象是比较结实。比如同样是体质偏寒,阳虚体质人更容易出现大便溏、小便清长这类虚性症状,实寒性体质者则较少出现。最常见的实性体质包括:寒性、热性、湿性、湿热、气滞、血瘀这几种类型。





大体来说:形寒肢冷、常年不温属寒;面赤舌红,性情急躁易怒属热;身体肥胖、大便粘腻、舌苔腻属湿;胸闷肋胀、叹气连连属气滞;口唇紫暗,舌下络脉青紫属血瘀体质。





(四)如何改善体质





改善体质的基本原则就是纠正偏性,力求阴阳平衡。阳气不足则补益阳气,气滞湿盛则行气化湿。以下无疾根据既往经验,针对上述体质的朋友给出一些改善体质的建议,以供参考:





1. 气虚体质养生建议










宜适当的增加运动量(气属阳,阳主动,动则生阳),但不主张剧烈运动(壮火食气)。


忌冷饮及生硬食物,忌大量饮水(伤阳气),忌鲜牛奶(耗阳气),慎肥甘滋腻(不利脾运);宜偏清淡饮食,宜牛羊肉,宜山药、大枣。




常备中药:西洋参、黄芪(可以根据下一讲中药部分内容,适量选用1-10克参或芪,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常备中成药: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症状明显时,可根据方剂章内容,选用健脾或益气,晚睡前服用)。




备用经脉:足阳明经、足少阳经、足太阴经之下肢部分(日常保健,可敲打、按揉以上三条经脉,详细位置及机理,请参照第十讲经脉原理)。




2. 气血两虚体质养生建议





随着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加,电脑前工作时间的延长,手机逐渐演变为新的人体器官,越来越多学生和上班族的体质倾向于这种类型。其原因多在于思虑伤血,血少气耗。这些朋友需要注意:





适当增加运动。动作以自由舒展为宜,如散步、慢跑,不以量取胜,不追求高强度,避免劳累。

避免过度用眼,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忌冷饮及生硬食物;宜偏清淡饮食、甜食,宜牛羊肉、猪肉、鸡蛋。宜山药、大枣、桂圆。




常备中药:党参、黄芪、熟地、当归(开水冲泡代茶饮,或煲汤服均可)。

常备中成药:人参归脾丸(根据症状轻重斟酌用量,晚睡前服)。




备用经脉: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少阳经之下肢部分(用法同气虚体质)。




3. 阴虚体质养生建议




宜静坐,每天20-30分钟(静则养阴)。


忌熬夜,晚十一点以前必须睡觉(法于天地,顺乎阴阳)。




忌辛辣食物(易耗伤阴血)。宜酸味、甜味食物(酸甘能化阴)。宜牛肉、猪肉、鸡蛋、奶、豆制品,宜山药、木耳、黑芝麻。




常备中药:熟地、天麻(开水冲泡代茶饮,或煲汤服均可)。

常备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根据症状轻重斟酌用量,晚睡前服)。




备用经脉: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少阳经之下肢部分(用法同气虚体质)。




4. 阳虚体质养生建议









宜适当增加运动量(动则养阳)。


禁寒冷饮食,忌大量饮水(伤阳气),忌肥甘粘腻(不利脾运)。宜牛羊肉,宜适量辛辣。宜适量饮黄酒、白酒。




常备中药:红参、黄芪,肉桂、干姜。

常备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可据方剂内容选用,晚睡前服)。

备用经脉:足阳明经、足少阳经、足太阴经之下肢部分。宜腰、腹部艾灸。




5. 寒性体质养生建议




宜增加运动量(动则生阳,阳盛则阴消)。




忌冷饮、冷食,忌大量饮水(伤阳气)。宜牛羊肉,宜辛辣,宜白酒。




常备中药:干姜、肉桂。




常备中成药:良附丸、艾附暖宫丸(根据病症,胃痛、痛经时服用)。

备用经脉: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之下肢部分。




6. 热性体质养生建议




增加运动量(令热有去处),如每周三次高强度健身运动。

慎辛辣、羊肉(助热),慎饮酒。宜猪肉、鸭肉、奶,宜水果,宜绿茶。




常备中药:黄连(症状较明显时,可以此药开水冲泡代茶饮)。

常备中成药: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丸(症状明显时,可考虑午饭后服)。

备用经脉:足阳明经之小腿部分。




7. 湿性体质养生建议









宜适度增加运动量(动则生阳,阳盛则阴消)。


忌大量饮水,忌寒冷饮食(易伤阳气),忌油腻、粘腻饮食,减少甜食。宜牛羊肉,宜辛辣,宜薏米、杂粮。




常备中药:薏苡仁、茯苓(宜煎汤代茶饮)。

常备中成药:参苓白术丸、二妙丸(湿盛常年腹泻宜前,湿热交错宜后)。

备用经脉: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阳明经之下肢部分。




8. 气滞体质养生建议




宜调整心态,增加户外运动,避免独处(解神之闭,行气之郁)。




忌肥甘滋腻(加重气滞),宜食酸、辣。




常备中药:柴胡、香附、白芍(症状较明显时,可用三药各十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常备中成药:逍遥丸、加味逍遥丸(情绪不佳,随即服此,可将不良情绪对身体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备用经脉腧穴:足厥阴之太冲穴、手厥阴之内关穴(各按揉三至五分钟),足少阳经大腿段(可拍打、按揉)。




9. 瘀血体质养生建议




宜增加运动量(动则气血流通,瘀血得化)。

忌寒冷饮食(伤阳气)。宜牛羊肉。




常备中药:当归、丹参。(偏寒则用当归,偏热则用丹参,开水冲泡代茶饮)

常备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艾附暖宫丸(气滞血瘀则宜血府逐瘀,寒瘀交错则宜艾附暖宫,随症状轻重服,女性经期忌服)。




备用经脉:足阳明经、足少阳、足少阴经之下肢部分。




当然,无疾此处所列各种体质,只是最常见、最基本的体质类型。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朋友,是兼具以上两种或三种体质,如气虚湿盛、寒瘀体质等,可以将上述建议参合来看,不再一一列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18465454621 发表于 2020-1-13 09:26:37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18465454621
2020-1-13 09:26:37 看楼主
谢谢分享 很全面的调理知识
转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l312491659 发表于 2020-1-13 09:27:48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l312491659
2020-1-13 09:27:48 看楼主
我气虚,脾差肌肉松配黄芪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weipk123 发表于 2020-1-13 09:29:31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weipk123
2020-1-13 09:29:31 看楼主
气虚和阳虚有没有可能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cnilop2004 发表于 2020-1-13 09:30:10 | 只看该作者
5#
cnilop2004
2020-1-13 09:30:10 看楼主
全身冰凉,容易出汗,后腰凉昜阳汗,这是什么体质。我老婆身上那么热都没汗,我身上凉的,还易出汗,什么体质,吃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xbbpspjjkc 发表于 2020-1-13 09:31:12 | 只看该作者
6#
xbbpspjjkc
2020-1-13 09:31:12 看楼主
眼干近视,耳鸣,手脚冰凉,尿黄,这是什么体质啊[呲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18465454621 发表于 2020-1-13 09:32:32 | 只看该作者
7#
18465454621
2020-1-13 09:32:32 看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1231651 发表于 2020-1-13 09:33:22 | 只看该作者
8#
1231651
2020-1-13 09:33:22 看楼主
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vfpppmlkqh 发表于 2020-1-13 09:34:00 | 只看该作者
9#
vfpppmlkqh
2020-1-13 09:34:00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tttyyy123123 发表于 2020-1-13 09:34:48 | 只看该作者
10#
tttyyy123123
2020-1-13 09:34:48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夜昙SS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330 | 回复:13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