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天举手30次,吃得好睡得好,气色红润人不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韭菜555 发表于 2020-2-1 14:3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韭菜555
2020-2-1 14:36:51 2855 1 看楼主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中国肠胃病患者有1.2亿,可以说是“胃病大国”了。




而提到了胃,就不得不说下脾,在中医看来,脾胃是一对好搭档。




如果把胃比作粮仓,脾就是运输公司。我们吃下去的食物会在胃里初步研磨、消化,之后,由脾进行再次消化,去掉其中的糟粕,把“精华”——营养物质转运到全身。




所以,如果胃功能不好,脾的运输能力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常喝冷饮、吃生的蔬菜,寒气很容易进入体内,伤及脾胃;而饥一顿饱一顿,饮食不节制,对脾胃伤害也很大;此外,我们常说“忧伤脾”,发脾气、生闷气,都会损害脾的健康。




那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脾胃好不好?其实,身体的一些迹象都会告诉你。




你的脾胃好或差,自查一下就知道




01

气色黯淡、脸色发黄




如果脾的气和津液不足,就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以致于整个人看起来有点“萎黄”,这正是脾虚的表现。




02

鼻头红、黄、黑




鼻头及鼻翼发红的话,可能是脾胃有热证,而且是实热,这样的人一般饭量都很大,但吃完容易饥饿。




另外,如果鼻子发黄,则反映脾胃的阳气不足,可能是吃太多凉性食物造成的。




当鼻头发黑,这可能是预示脾胃或者其它脏腑病情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最好去医院检查治疗。




03

嘴唇没有血色




《黄帝内经》中提到:口唇者,脾之官也。说的就是透过嘴唇可以看出脾胃的问题。




通常,脾胃好的人,嘴唇都较为红润、干湿适度。反之,嘴唇干燥,经常脱皮,缺乏血色等,都表明此人脾胃不太好。






04

睡觉爱流口水




中医有言:“脾主涎”,所以说,脾之水、脾之气就是通过这个“涎”表现出来。




一个人脾气充足了,涎液才能正常工作,帮助我们吞咽和消化食物。




如果脾气虚弱,“口水”就不会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睡觉时会溢出来。




05

经常便秘




脾胃运化能力差,不能将营养物质运输到各个脏器,导致大肠缺乏动力,造成便秘。




养脾胃,就是养命




要想脾胃好,三分靠治,七分靠养。




但养脾胃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在生活方式上做些改变,另外,做些简单的运动加以调理。



1、吃对食物,规律饮食




快节奏的生活,也要按时按量吃饭,这是保养脾胃的第一步。




此外,冬季可以适当吃一些山药、小米、南瓜、马铃薯等健脾养胃的食物。




2、单举手臂,可调脾胃




中医认为,调养脾胃的关键,是要顺应各脏器气机的变化规律。




胃气主降,脾气主升,说的是食物经胃部腐熟,需要下行进入小肠来进行下一步的消化吸收,脾气则把食物精华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他组织器官。




通过脾胃升降有序的运化,全身才能得到足够的滋养。




八段锦中记载的单举手臂这个动作,正是利用这一机理,对于调节脾胃很有用处。



【做法】




1、站好,两腿膝盖稍微弯曲,两只手掌心向上,捧在小腹前。




2、左手翻掌,往上举,右手翻掌向右胯的旁边下按。




3、两掌一上一下撑开,同时两腿站直,把整个身体拉伸开。




4、一次维持2秒即可,两手回到原来的状态,合于小腹前,全身放松。




5、 一套完成后,换为右手来一遍,重复30次。






注意事项:手臂上举时要缓缓吸气,小腹微收,而手臂下落时要慢慢呼气,小腹微松。




爱笑的你,脾胃都不会太差




不良的情绪会影响到肝的调节功能,而“肝气犯胃”、“肝气乘脾”说的就是肝气会影响到脾胃。




当你生气、焦虑时,胃会和脸一样由于充血而发红;当你悲伤、沮丧时,胃会变得苍白,减少胃液的分泌。




所以,平时多笑一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更是“十年少”的法宝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whoami123 发表于 2020-2-1 14:38:01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whoami123
2020-2-1 14:38:01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韭菜555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2855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