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肾虚老得快,八招补肾越补越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韭菜555 发表于 2020-2-1 16:2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韭菜555
2020-2-1 16:28:23 5667 10 看楼主





说起肾虚,很多人都以为是男人的专利。




其实肾虚是不分男女的,而且随着女人社会压力逐渐增大、生活节奏快、不良的生活方式等,让肾虚越来越年轻化了,二三十岁肾虚的女人真不少。




肾虚的症状









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




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




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




医学研究表明,如果男性肾虚且不及时正确地补足,极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状。




诸如:“肾虚”会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中医认为,“冠心病”也主要是心脉瘀滞、心肾不足造成的老年人慢性腹泻与脾肾阳虚密切相关;肾虚还可以引起前列腺增生(肥大)。




此外,糖尿病、慢性肾炎等也与“肾虚”有关。




而女性肾虚的危害也不可忽视,同样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补足,也会有一系列的并发症。




首先,它会让更年期提早现身,或许还会毁坏你的“妈妈之梦”。




其次,它会让你眼睑浮肿,黑眼圈加重,面色苍白。而且相当的怕冷。




除此之外,你还会因此而失眠,浑身燥热,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甚至血压上升。




女性肾虚症状









1

黄褐斑




肾气不足,不能泫润肌肤,常在颧部出现蝶形的淡黄,黄褐或淡黑色斑块,边界清楚,而且经常伴有月经不调。




2

黑眼圈




中医理论中黑色代表肾,眼圈黑就表示有肾虚。而且不仅是肾虚,许多其他器官有病,时间长了都会积累到肾,就是我们常说的“久病及肾”都会表现出黑眼圈。




3

怕冷




肾阳为全身阳气的根本,生命活动全靠阳气鼓动,如肾阳不足,不能湿煦身体,就会出现怕冷。




4

月经不调




中医认为肾气充盛才能使气血和调,冲脉任脉功能正常才能使月经周期正常循环,因此肾气不足是月经不调的一个重要因素。肾虚引起者常伴有头晕体虚,腰腿发软,小腹胀。




5

不孕




肾阳不足,不能摄精成孕,常伴有月经色淡,腰酸痛楚,头晕,怕冷,疲惫乏力等症状。




6

腰酸痛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虚则可反应为腰酸痛,其特点为劳累后隐隐作痛。




7

骨质疏松




原因:肾主骨,肾虚易出现骨质疏松,此在更年期后的中老年妇女中尤其常见。




肾虚的八大表现,看你有没有









1

尿频、打喷嚏、大笑时尿失禁




这是因为肾气亏虚,膀胱气化无力,膀胱平滑肌的肌张力下降,使得膀胱的伸缩性降低,导致尿频、尿失禁。




对策:暖身补肾+提肛运动




注意保暖,少吃生冷,多吃补肾食物,如枸杞子、山药、羊肉、韭菜、核桃、虾、芡实、莲子等。




每天做提肛运动,就像忍大便一样,将肛门向上提,然后放松,接着再往上提,一提一松为一次,每天至少50次,多多益善。吸气时提起肛门,包括会阴部,肛门紧闭,小肚及腹部稍用力同时向上收缩;稍停,放松,缓缓呼气,放松腹部和肛门。




这样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群的反应和收缩能力,恢复小便的约束能力。通过提肛运动的一升一降,一呼一吸,可以补阳,固精益肾、延缓衰老。









2

大量脱发




「肾主水,其华在发」,肾虚的人头发易断并且没有光泽,容易脱发。




对策:梳头+黑豆水




每天早晚梳头百次,用黑豆100克煮水15分钟,当茶饮。同时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少喝酒、浓咖啡、浓茶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将手指自然放松,像梳子一样,插入发内,从前额经头顶到后脑按摩头皮,指腹稍微用劲,让头皮受到刺激。做50次左右,到头皮有酸胀发热的感觉为好。然后可以再拍拍百会穴。









3

黑眼圈




这是因为肾气不足,无力推动气血循环,导致眼周气血淤积而形成黑眼圈。




对策:桃仁芝麻糊+忌熬夜纵欲




桃仁30克,黑芝麻50克,甜杏仁15克、薏米25克洗净煮粥,也可以按这个比例研磨成粉,用热水冲调成糊糊即可。




同时忌熬夜,晚上11点前一定要睡觉;房事要适度,千万不可纵欲。









4

怕冷且容易腹泻




肾阳为全身阳气的根本,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身体,就会怕冷、容易腹泻。




对策:生姜大枣粥+艾灸关元穴




生姜5片、大枣3个,与50克大米一起煮粥,早上喝效果最好,坚持一段时间你的身体就会暖和起来。




同时经常艾灸关元穴,培补元气。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横指处(食指到小指)。









5

莫名发胖




肾气虚使痰湿瘀滞而虚胖。人体正常的体液都需要阳气来养护推动,阳气不足,体内的水液不能充分的蒸腾气化,导致痰湿瘀滞、体重大。




对策:边泡脚边搓后腰




用热水泡脚,温度以热而不烫为好,泡15~30分钟;泡脚的同时搓后腰,搓热手掌,在后腰上下搓摩3~5分钟。




这样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温肾壮腰、排出体内的寒湿、痰浊。









6

烦躁失眠




肾阴虚则虚火内扰,让人烦躁;晚上阳不入阴,则导致失眠多梦。




对策:黑豆枸杞桑葚茶+不熬夜不夜跑




常喝黑豆枸杞桑葚茶、菊花茶,常吃百合、黑木耳、鸭肉、墨鱼、小米、鸭蛋、枸杞叶、酸枣仁、葡萄干等,滋阴养血,清热安神。




晚上不做剧烈运动,减少让你激动兴奋的活动,11点之前睡觉。









7

牙齿松动、牙龈萎缩




齿为骨之余,而肾主骨;肾阴不足,阴精不能向上滋润口腔,加上阴虚火旺,虚火向上,蒸灼牙龈,使牙龈萎缩、牙根宣露,牙齿松动,经常溃烂、红肿。




对策:叩齿吞津术+「黑五类」




闭上嘴巴,上下牙相扣36次,然后将口中的津液分作三小口徐徐咽下,可以补肾生津、坚固牙齿。




同时饮食要清淡,多吃黑色食物,黑入肾,黑豆、黑木耳、黑米、黑芝麻、黑枣等滋阴补肾功效很好。









8

记忆力下降、听力下降




肾开窍于耳,肾气足则听觉灵敏;耳通于脑,脑为髓之海,髓海赖肾的精气化生和濡养;肾虚则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学习或工作效率降低。




对策:天人击鼓健脑法+食疗




端坐,上身挺直,头稍向前倾;放慢呼吸节奏;双掌捂耳,十指向后,食指置于中指上,用弹拨的力敲击头骨后侧基部的风池穴。重复动作,直至完成36次敲击。可以强肾固元、使神气内聚,坚持每日三次。




平时还要多吃核桃、山药、枸杞、板栗、松子、鹌鹑蛋、黑豆、乌鸡、腰子、虾等,补肾补脑。




中医认为,肾虚多为长期积累成疾,切不可以用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补肾壮阳药物。




女人要想美,一定要养好肾。即便现在没有肾虚的症状,这些养生动作也是可以常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利尔eag 发表于 2020-2-1 16:29:24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利尔eag
2020-2-1 16:29:24 看楼主
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qrruqkkgdj 发表于 2020-2-1 16:30:24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qrruqkkgdj
2020-2-1 16:30:24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teddychu20 发表于 2020-2-1 16:30:45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teddychu20
2020-2-1 16:30:45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宇智波鼬 发表于 2020-2-1 16:31:55 | 只看该作者
5#
宇智波鼬
2020-2-1 16:31:55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xmxmwufuee 发表于 2020-2-1 16:33:51 | 只看该作者
6#
xmxmwufuee
2020-2-1 16:33:51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xinghua03 发表于 2020-2-1 16:35:12 | 只看该作者
7#
xinghua03
2020-2-1 16:35:12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ttxs 发表于 2020-2-1 16:36:26 | 只看该作者
8#
ttxs
2020-2-1 16:36:26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人之初成长 发表于 2020-2-1 16:38:16 | 只看该作者
9#
人之初成长
2020-2-1 16:38:16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dsfgssicff 发表于 2020-2-1 16:38:48 | 只看该作者
10#
dsfgssicff
2020-2-1 16:38:48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韭菜555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5667 | 回复:1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