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阴柔肝,十大经典药对,不懂太可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木易549 发表于 2020-2-17 17:2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木易549
2020-2-17 17:23:04 4635 1 看楼主





据说芍药代表着情有独钟、难舍难分之意,不仅是娇艳美丽的鲜花,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有着“中国爱情之花”的美称。但你可知道,芍药还是一味神奇的中药。




白芍,若是搭配一味其他的中药,二者组成的药对,在养阴柔肝方面,可是卓有功效的,今且来看看与白芍相关的十大经典养阴柔肝药对吧!




一、当归、白芍









用量:白芍15g,当归15g。




功效:养血柔肝,和营止痛。




主治:心肝血虚之心悸、头晕、胁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四肢拘挛疼痛等症。




按语:当归辛甘而温,补血行血,走而不守;白芍酸而微寒,补血敛阴,守而不走。二药配伍,辛而不过散,散而不过敛,一开一合,动静相宜,使其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耗血,共奏养血柔肝、和营止痛之功。可治疗心肝血虚之心悸、头晕、胸腹胁肋疼痛等症。




二、白芍、甘草









用量:白芍30g,甘草15g。




功效:养阴柔肝,缓急止痛。




主治:血虚头晕头痛,肝脾不和,气血失调之胸胁不适、腹中拘急疼痛等。




按语:白芍味苦而酸,养血敛阴,泻肝柔肝;甘草缓急,补脾胃。二药配伍,酸甘化阴,肝脾同治,共奏缓肝和脾、益血养阴、缓急止痛之功。可治疗头晕头痛、腹痛、胃脘痛等症。




三、白芍、枸杞









用量:白芍15g,枸杞30g。




功效:养血滋阴,柔肝平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口热干燥,心悸失眠。




按语:白芍酸寒入肝,能养血敛阴,柔肝平肝;枸杞味甘性平质润,功专滋养肝肾。二药配伍,一敛一滋,肝肾同补,使肾精得充,肝木得养,精血足而肝木平,共奏养血滋阴、柔肝平肝之功,可治疗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等症。




四、白芍、合欢皮









用量:白芍10g,合欢皮15g。




功效:益血和血,柔肝养心。




主治:肝血不足,肝木失养所致精神抑郁,失眠不安。




按语:白芍酸寒入肝,能养血敛阴,柔肝平肝;合欢皮味甘性平,能解郁和血,宁心安神。二药配伍,共奏益血和血、柔肝养心、安神定志之功。可治疗精神抑郁,失眠多梦等症。




五、白芍、钩藤









用量:白芍10g,钩藤10g。




功效:养肝敛阴,平肝息风。




主治:肝阳上亢之头痛、头晕。




按语:白芍味苦而酸,性微寒,酸寒入肝,具有养肝体、敛肝气、平肝阳之功;钩藤甘微寒,平肝之力较强,也可清热息风。二者合用,白芍治肝虚之本,钩藤治肝旺之标,标本兼顾,共奏养肝敛阴、平肝息风之功,可治疗头晕、头痛之症。




六、白芍、槐花









用量:白芍10~15g,槐花10g。




功效:养肝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血虚肝旺,肝不藏血之月经过多、崩漏、吐血、衄血。




按语:白芍味苦而酸,收敛肝阴以养血,养血柔肝而止痛;槐花性属寒凉,功能凉血止血,可用治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之症。二药配伍,养肝柔肝与凉血止血并用,共奏养肝清热、凉血止血之功。可治疗吐血、衄血、高血压等症。阳衰虚寒、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七、白芍、墨旱莲









用量:白芍10~15g,墨旱莲5~10g。




功效:柔肝养阴,凉血止血。




主治:鼻衄、齿衄、月经过多、紫癜等症。




按语:白芍味苦而酸,性微寒,善于养血敛阴柔肝;墨旱莲甘寒,能补益肝肾之阴,又能凉血止血,故尤宜用于阴虚血热之出血证。两药配伍,共奏柔肝养阴、凉血止血之功。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衄、齿衄、月经过多等症。阳衰虚寒、大便溏泄者不宜用。




八、白芍、何首乌









用量:白芍10~15g,何首乌10~30g。




功效:补益肝肾,宁心益智。




主治:虚烦不眠,心悸不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筋骨酸痛,遗精崩漏等症。




按语:白芍味苦而酸,性微寒,善于柔肝养血和血;制何首乌功善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两药配伍,益肝肾养肝血,共奏补益肝肾、宁心益智之功。可治疗肝肾不足、心血亏虚之虚烦不眠、心悸不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筋骨酸痛、崩漏等症。阳衰虚寒、大便溏泄、湿痰者不宜用。




九、白芍、木瓜









用量:白芍10~15g,木瓜10g。




功效:敛阴柔肝,益胃开胃。




主治:胃阴不足之纳差、腹胀等症。




按语:白芍味苦而酸,性微寒,养血柔肝,收敛肝气,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不藏血之出血证。木瓜味酸性温,敛肝和胃,兼化湿浊。两药同入肝经,共奏敛阴柔肝、益胃开胃之功。可治疗胃阴不足之纳差、腹胀等症。阳衰虚寒、外有表邪、内有实热、阴虚、食滞者不宜用。




十、白芍、白薇









用量:白芍10~15g,白薇5~12g。




功效:清热凉血,敛阴平肝。




主治:阴虚血热之眩晕、热淋、血淋、血尿等症。




按语:白芍味苦而酸,性微寒,敛阴血而柔肝平肝;白薇苦寒,善入血分,有清热凉血、益阴除热之功。两药配伍,敛阴清热,共奏清热凉血、敛阴平肝之功。可治疗阴虚血热之眩晕、热淋、血淋、血尿等症。阳衰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中彩网络gw 发表于 2020-2-17 17:23:47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中彩网络gw
2020-2-17 17:23:47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木易549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635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