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君家何处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上善若水8L8 发表于 2020-3-12 16:4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上善若水8L8
2020-3-12 16:44:58 5323 2 看楼主
君家何处住

文/王先梅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读着崔颢的这首诗,脑海中出现这样一个熟悉的场景——

熙熙攘攘着人流的苏州大街上,形单影只的我,脚踩陌生的路,看着路两旁陌生的房屋、店铺,陌生的甚至叫不出名的树木,来来往往的无论任何表情都与我无关的面孔;听着听不懂的吴侬软语,心里无法言表的孤独。

忽然耳边传来再熟悉不过的口音,以为是太孤独了,产生了幻觉,遂认真再听,并寻声音找去,确定不是幻觉时,一股无法克制的冲动,三两步赶过去拉住那人衣袖:

“大哥、(小妹),你们是不是徐州人?”

那人也瞬间满脸惊喜:“你也是徐州人?徐州哪里?”

“邳州的!”

“邳州哪里?”那人眼睛瞪得更大,像在一层层打来宝盒一样的兴奋。

“铁富的,你哪里?”

“我官湖(岔河、陈楼、炮车……)”

哇!老乡啊!离得不远,就十几公里嘛!

……、……!



还有个场景,在上班的单位、车间或是食堂,寻着那个特别敏感又熟悉的口音,端着饭盒就凑了一桌并且扔掉蹩脚的普通话,像吃凉拌粉皮一样爽快顺滑地操起家乡方言:“你是徐州人?”

“嗯嗯!俺新沂的,你徐州哪里?”

“哦!俺睢宁(或者:俺邳州的……)”原来在家乡时,听着别人说普通话觉得那么洋气好听,心里由衷的羡慕,情不自禁总想模仿两句。然而此时此刻,我第一次感觉家乡话如此的委婉动听,如此温暖亲切又有个性!看到周围人听不懂我们的说笑而面生好奇时,似乎我们还有点恶作剧式的骄傲。



那时候,徐州的板材行业正在全国各地销售得风生水起,离我家乡十几公里的官湖镇正是徐州板材的大本营,走在苏州的一些大街上,经常能看到某个门面门头上醒目的写着“徐州**木业”的招牌。那时候,满大街的歌舞厅、酒店宾馆、料理店、服装鞋帽店的位置我一直记不住,唯独那个门头,每当我走上那条街,只要视觉能及,我必定目不斜视,贪婪的用眼睛吮吸着那几个字里家的味道,似乎从那里能透视到千里之外的家乡的全貌。

曾经,“徐州木业”、“官湖板材”这些字眼对我来说模糊而又事不关己,我和它们,本来好像就是彼此毫无关联的存在。可是如今,是千里之外的乡愁让它、我和他们突然手足一样的亲密,血脉一样的相通。



还有一次在上班途中,骑车等红绿灯,一个年轻人过来问我路,因为他要去的地方刚好是我上班的地方,就陪他走了两站路。他问我:大姐,你是不是徐州人?我诧异,因为很显然他是南方口音。他说跟我算半个老乡,曾经在徐州上了四年大学,工作五年,临走时带走了一位徐州姑娘。他说,他在徐州前前后后将近十年,这十年也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十年。我问他那为什么要离开,他说外边再好,可是心里总感觉像浮萍一样在飘着,没有根基,不踏实,我开玩笑说:你倒是有安全感了,可是你拐走的我们那位徐州姑娘就跟你飘着了!他爽朗一笑说:我会搭一个温暖的窝,给她一个安稳的家,把她的命当做我的命融在一起,不让她有漂浮的不安全感!他信誓旦旦的表情我至今记得。



让我一直难忘的还有一张八十多岁,握着我的手时颤巍巍的、老泪纵横的脸。那个被乡愁折磨一辈子的老人,最终也没有落叶归根。

一句“君家何处住”,有多少孤独就有多少迫切的渴望。“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是不想错过的惊喜,是酷似手足的亲切,是同病相怜的懂得;也是没有过离乡背井经历的人无法感受的乡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vjmm 发表于 2020-3-12 16:45:2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vjmm
2020-3-12 16:45:20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西安逸飞影视 发表于 2020-3-25 17:20:12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支持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上善若水8L8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5323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