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年春尽熏风里,杨花柳絮飘飞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云里雾里 发表于 2020-5-13 19:2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云里雾里
2020-5-13 19:25:27 4191 0 看楼主
杨花柳絮飘飞时

文/陈钟



春末夏初,柳絮飘,杨花飞。

对于这些“似花还似非花”的杨花柳絮,现在人早已看不出什么诗意——

没风的日子还好,它们慢慢腾腾地飘,无声无息地落,有所附着,便凝然而止歇;若是有风,则纷纷扬扬、铺天盖地,顿作漫天飞雪;粘在脸上,脸会发痒,若不慎吸入口鼻,会让人难于呼吸。至于堆叠如积雪,一根烟头就诱发一场大火,常常烧毁农人精心打就的草垛,也不是罕见的事。

天下苦此飘来飞去物久矣,尽斫杨柳之声多年来不绝于耳。

杨柳何辜?飞花飘絮,为的是生命延续,何意扰人?要怪只怪那些把杨树当做经济树种大规模种植的人——多而成灾,只是源于人的贪心。

小小柳絮,曾是古人的风景,流于笔端,可以寄托身世,可以畅叙幽情。读过《红楼梦》的人,大概对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这一回里的“柳絮”诗词有很深的印象。特别是林黛玉的《唐多令》,可谓写尽身世和前路未卜之痛: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毯。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柳絮如人,人如柳絮,漂泊着忧愁,忍淹着身不由己的谁舍谁收。

薛宝钗则一反常意,借柳絮之飘舞,以一首《临江仙》,写出了冲天豪情: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不同的身世,不同的感受,自有不一样的憧憬。



点点杨花,曾是无限风情,轻飏飞舞的它们呀,诱触着古人的情思,给后人留下无数感动。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是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抛家傍路”的杨花扑入眼帘,一股幽怨缠绵之情顿时涌上心头: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人也,花也,物也,情也,即离之间,哪里还分得清呢?

关于杨花,宋人石懋写有一首绝句: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毬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杨花为引,个人命运为真,是仕途辗转的无奈,是归家无期的低徊惆怅。

一年春尽熏风里,杨花柳絮飘飞时。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杨花柳絮飘何处,杨柳不知;不系之舟搁浅哪里,风也不知;一番飘荡随风舞,委落尘泥,终也有期,终也有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云里雾里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419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