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人抱怨配偶子女如此这般,借出耳朵即可,不予置评|箫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成圣 发表于 2020-5-22 09: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成圣
2020-5-22 09:49:00 4168 0 看楼主


我是做英语老师的,组里女老师多。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天生就是感性的动物,话多,有啥不顺心的,讲出来,人少的时候,讲;人多的时候,也讲。

欣每天到学校里,除了上课和批作业外,只要一说话,必然滔滔不绝地吐糟她婆婆的种种不是,她跟她老公闹别扭,婆婆帮着自己的儿子,讽刺挖苦的话一大堆,孩子不听话,老太太又帮着孩子,弄得她里外不是人。对待她这个儿媳和小姑子,心不知偏到哪里去了,一直把她当做外人……

凡此种种,一次两次还好,我们还可以搭上几句话,或者安慰她几句,“你婆婆真是个奇葩!”“你不要难过了,跟这样的人犯不着生气。”……,但是,每天听她这么说,听者不知如何附和了,只好一句话不说,做个好的听众。

有知情者透露,她的公公婆婆还好啊,家庭开销全是他们出的,两个孩子都是他们带,真不知到她怎么会这样,就感觉她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大家无不人安慰她,劝解她。

她娘家的家庭条件比婆家好很多,住的房子都是她父亲的陪嫁,但是婆婆的碎碎叨叨和不识大体,让她心烦,丈夫的妈宝男性格让她无助……。我们局外人只看到了光鲜的外表,夫妻两个工作都很好,夫家和婆家家庭条件都不错,但是,我们不是她,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我们无法设身处地去想问题。

玉是我的小师妹,她经常吐槽她的奇葩老公,养了一只猫,把猫养得很肥,每天只知道打游戏,抢儿子的零食吃,从不陪儿子玩耍。她为儿子着想,要买学区房了,老公不管不问,婆婆也没有任何要支援一下的意思,她只能拉着娘家的亲戚跟着出去看房,房子装修了,是她老爸帮着弄。

还好啊,夫妻两个没啥大问题啊,不就是养了一只猫嘛!但是,我们不是玉,无法理解一个小女子要从县城一大早赶过来上班,下班后,再开车赶回去,家务是不用自己弄了,但是,跟学生烦了一天了,还要接着跟儿子烦,辅导儿子的功课,这其中的辛酸,局外人无法理解。

秋比我们年长,女儿已经读大学了,某一天她说到自己的婆婆,越说越生气,到后来是眼含着泪水说的,那其中包含着辛酸、委屈和无助,听完她的叙述,一个对自己女儿百般疼爱却把儿媳当做外人、长舌、固执、有心计的婆婆形象出现在眼前。秋的老公是做海员的,在女儿读高中以前,一直在外,家对他来说就像个旅馆,他只是定期出现一下,对于女儿的成长他是缺席的。教学及其认真的秋,忙完学校里的,回来后要做家务,要辅导孩子,婆婆还像防贼一样防着她,生怕她把钱和家里的东西偷偷拿回娘家了……

“有一段时间,我很抑郁,我婆婆真是太坏,太有心机了。所以,我特别能体会欣所说的她婆婆的事情,我特别理解和同情她。”

偶然在杂志上看到亦舒的一篇文章《不能言而能不言》,里面讲到英国人信奉的为人之道“如果需要你的意见,我们会询问阁下。”人家问了你就说,不问的话,你别开口。“当有人抱怨配偶子女如此这般,借出耳朵即可,不予置评。”

这让我想起惠子的智慧,“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我不在彼情彼景,怎么会感同身受,又哪里来的发言权呢?

倪匡说:“别埋怨什么,天下事,本来就是这样。”

箫笛,江苏邳州人,1980年出生,中学英语教师,现居住于江苏江阴。爱好文学,主要写散文﹑随笔﹑短篇小说和传奇故事。文章散见于《无锡日报》、《淮海晚报》、《江阴日报》、《重庆晚报》、《新华副刊》、《武汉晚报》、《羊城晚报》、《中华传奇》等若干报刊和杂志。作者QQ:493535463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成圣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16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