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史9311 发表于 2020-6-2 16:2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史9311
2020-6-2 16:22:25 5902 0 看楼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举措。如何合理引导更多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如何让这些要素与农村有效衔接,切实推动创业、拉动就业、兴旺产业?一直以来,我市广泛实施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三乡工程”,破除要素下乡障碍,打造具有邳州特色的城乡互补、工农互促、三产融合、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新河镇是我市“人才下乡”试点镇,位于该镇的江苏美联碧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天然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代化企业,该公司联合美国碧根果协会建立基地,主要发展碧根果产业。目前,一期项目投资5000万元,种植了5万多棵碧根果,眼下果树长势喜人。江苏美联碧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管理人吴仲阳告诉记者,基地的发展得益于“三乡工程”的实施,“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管理方面,都会有对应的专家给我们解决难题。我们更加有信心,力争把这个园区打造成江苏省一流的碧根果产业园。目前,碧根果长势喜人,预计今年就可以挂果。”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要想拴心留人,离不开有力的政策引导。我市在实施“三乡工程”过程中,就通过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农业科技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挂职兼职,加快培育懂技术、留得下的农村土专家队伍等措施,推动人才下乡。在江苏美联碧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做技术指导员的就是市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冯宪林,他有着35年的林业种植经验,也是一名乡土人才。冯宪林表示,自己每一年都要多次来到种植基地,指导农户如何种植碧根果。作为一名科技人员,服务“三农”是自己的职责。
  人才下乡让农村“活”起来,而能人返乡则让家乡“富”起来。在“能人返乡”试点镇的邳城,今年36岁的陈志辉就是能人代表之一,他一直在外地从事茭白叶子的编制品出口,看到种植茭白的经济效益较高,去年,陈志辉开始返乡创业,流转60亩的土地试种茭白,今年又扩种到600亩,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村民就业。陈志辉告诉记者,茭白亩产7000斤左右,根据市场行情,一亩地收入能达到11000元,净叶子还能做成手工品,这600亩茭白基地能够带动1000多人的就业。
  陈志辉是我市推进“能人返乡”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支持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投资兴业、鼓励退役军人返乡自主创业、鼓励市民下乡参与投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积极搭建乡贤返乡平台,推动能人返乡,激发农村活力、聚集农村人气。
  农村产业发展得好,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下乡、能人返乡。作为“资本兴乡”试点镇,宿羊山镇围绕“一头蒜的保健”,做大做强生物科技和食品医药主导产业,在做好标准化种植和白蒜销售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深加工生产领域。其中,徐州黎明食品公司就成立江苏福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实用好“资本兴乡”政策,不断延伸大蒜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企业的发展让不少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资本兴乡”让产业“旺”起来。江苏福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猛说:“政府给我们搭台,建立银企对接平台,让我们享受到更多的金融扶持政策。”
  “三乡工程”架起了城乡要素、资源互通互联互融的桥梁,我市在认真总结试点示范经验的基础上,优化“三乡工程”信息平台,不断建立健全“三乡工程”制度体系,确保完成两年内吸引15亿元工商资本投入农村、推动1500名人才下乡和能人返乡、打造一批特色示范村镇、园区和精品旅游线路的目标任务。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宜居安乐的美丽家园渐行渐近,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史9311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590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