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身体这6个地方,「脏」一点比较好!太干净反倒容易生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ports 发表于 2020-6-5 14:1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sports
2020-6-5 14:15:19 4865 0 看楼主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讲卫生、懂礼貌。但是,有时“太爱干净”反倒会适得其反。

身体有些部位太干净反而会成为疾病诱因,甚至让疾病反反复复,久治不愈!快来对照下你是不是已经中招了?

太爱干净,对身体无益?





在对超过17000名英国孩子深入研究后,英国流行病学家 Strachan 发现,有较多兄弟姐妹的家庭中,孩子较少出现过敏性疾病如湿疹等。

他认为,生活在非常清洁卫生的环境中,减少了接触微生物的机会,反而可能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

几十年来,这一假说获得了越来越多研究证据的支持,被称为“卫生假说”

不仅是孩子,对所有人而言,讲卫生自然是好事,但有些地方真没必要太干净,过于追求干净,也许是在害自己。

这6处太干净,反而不好


01、皮肤

一味追求要把脸洗“干净”的做法,让很多人的脸生生“作”成了敏感肌。调查数据显示:每3个中国女性中,就有1个是敏感肌。




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重要的屏障功能。自然状态下,我们的皮肤呈弱酸性,正常的酸性环境更适合有益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然而几乎所有的洗涤用品都是碱性的,频繁的清洁不仅不会让脸变得“干净”,反而会破坏皮肤的酸性环境,导致皮肤屏障受损,锁不住水分子,从而产生缺水起皮、出油冒痘、敏感泛红等皮肤问题

02、牙齿

错误刷牙方式,损伤牙釉质。平时刷牙的时候,2~3分钟就足够了,并不是刷得越久、用得力气越大就会刷得越干净。

相反,据相关研究表明,刷牙3分钟以上,用力太大,反而会对牙釉质造成伤害

03、耳道




《英国医学期刊案例报道》分享了一例关于掏耳导致的可怕病案:小伙儿因为用棉签掏耳,导致棉絮残留,棉絮和耳道细菌混合,把感染带到了中枢神经系统,最终引发了脑部脓肿!



实际上,正常的耳道有天然的保护屏障,频繁地使用棉签和掏耳勺等器具,可能会损伤这道屏障,容易导致细菌、病毒进入,引起中耳炎等耳部疾病

而且,耵聍(耳屎)具有防水、保护耳道皮肤和避免耳部感染的作用,配合着咀嚼、说话等动作,可以将多余的耵聍从耳道里清理出来,一般不需要再借助器具,进行频繁地清洁。

04、鼻腔




频繁清洗鼻腔,破坏鼻黏膜。经常挖鼻孔除了会让鼻子变形之外,还可能会破坏鼻黏膜中的毛细血管。

鼻腔有自我清洁能力,不宜过于频繁、用力清洁,特别要避免用指甲用力抠,以免破坏黏膜,引发细菌等炎症感染。当空气质量较差或患有鼻炎、鼻塞者,可借助洗鼻器清洗一下。

05、肚脐

常抠肚脐眼,受凉伤肠胃。肚脐是个细菌窝,里面寄生着大约1400种细菌,但是这些细菌大部分是非致病的,这些看起来脏脏的污垢,可以保持正常肚脐温度。

如果太干净,热量散发快,肠胃功能就可能受损。如果抠肚脐的力度过大,会容易弄伤肚脐娇嫩的皮肤,有可能引起炎症,一旦恶化还可能化脓,细菌侵入腹腔内重要的血管。

06、阴道

经常用洗液清洗阴道的话,容易把阴道的有益菌杀死,也会破坏阴道自身的平衡,皮肤和黏膜反而容易干燥,甚至带来或加重妇科病。

女性的阴道是自带清洁作用的,平时只用清水清洗一下就可以。况且,阴道的分泌物以及一些有益菌群在一起,能形成一道屏障,维持阴道内环境的稳定,阻止病菌入侵,抑制或杀死其它过度繁殖的细菌微生物。

真正需要清洗的3大盲区





01、洗脸前先洗手

洗脸前先洗手、注意清洗发际线,很多人洗脸时,都会下意识的直接用手捧清水冲洗,其实这样很可能将手上的污垢、细菌等沾到脸上。因此,洗脸前应先洗手。

02、洗澡注意清洗腋下

从西医角度来说,腋下不仅分布了汗腺,还有很多神经、血管、淋巴组织,有一定的免疫防御功能。

从中医理论上来看,腋窝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极泉穴,辅以针灸、按摩,有宽胸宁神的效果。经常搓洗腋窝,还能辅助改善肋间神经痛、肩周炎等。

03、泡脚要洗脚趾

一方面,相对而言脚趾更容易藏污纳垢,特别是指缝、指甲处;另一方面,脚上存在着与各个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经络分布又比较密集,比如:经常搓揉大脚趾,可以刺激肝经气血,滋养眼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sports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86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