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姐儿归的传说——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 谭丰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成圣 发表于 2020-6-17 09:4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成圣
2020-6-17 09:47:09 3333 0 看楼主


蝉这个名词大家都非常熟悉,在炎炎的夏日这种小生灵在我的家乡几乎随处可见。古今许多文人墨客都以蝉为题写下了千古佳句。闻名于世的唐代的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咏蝉三绝,流传千年,现在看来依然可称之为咏物抒怀上乘之作。

蝉的幼虫称作什么?查一下资料,各地的说法不尽相同,我的家乡苏北农村,对刚破土而出未蜕变的幼虫称之为“姐儿归”,地方方言中有人又叫“姐蝼归”。

人到花甲之年,经历的事情许多,村里的麻雀和燕子,老鼠……大大小小的生灵,似乎都比自己家里人还要熟悉,唯有“姐儿归”这个名字不知道其缘由。儿时问过爹娘,他们听了只是有点敷衍。长大后也无意打听此事,村里村外人都称“姐儿归”,也只好附和。

居住小区门前过马路就是一处小公园。一天上午独自漫步,偶尔听到今年新蝉在林中高鸣,久违的叫声,不禁使我浮想联翩。回来后兴起接连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现代诗歌制作成链接推送到所有群。收到许多文友不同反响。一位热心的文友读了我的诗后在群里作了留言,尔后他加了我的微信,还向我讲述了鲜为人知的“姐儿归”的来历。原来“姐儿归”这个名字背后还蕴含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古时候,沂河边一个小村里生活着一个大户人家,姓刘,名叫刘荣禄,人称刘财东。刘财东为人刁钻,治家齐业颇有手段,岁至天命,家有良田千顷,骡马成行。可是老天爷并不眷顾刘财东,大半生娶了三房姨太,都不是爱下蛋的鸡,生生死死,最终唯有三姨太生下一千金。姑娘名“姐儿”。刘家人丁不旺,姐儿从小就是家中的掌上明珠,读书不多,但养在高墙深院中,功在琴棋书画,外修针头线脑,芳龄十八,虽有花容月貌,大门不出,二门不进,十里八乡也都知道刘家养了一位有名的淑女。上门说媒提亲的踏破门坎,不是刘老爷看不上,就是三姨太相不中,姐儿对于这些不速之客只是抿嘴笑笑,她的婚事就此搁浅了。外人看来姐儿非官宦人家读书之人不嫁。谁知姐儿另有隐情,去年清明踏青时竟与邻村渔夫之子恋豆一见钟情,并互赠信物,私定终身。女儿的心事,刘财主与三姨太全然不知,他们期待着姐儿能嫁个门当户对之家。

又一个庙会,姐儿与恋豆巧遇于庙堂之中,两个久别的恋人热泪盈眶,一个大胆的计划酿成,决定于明日晚在村头树林里见面,尔后远走高飞,再不过这煎熬的日子。

第二天晚,日落西山,月儿爬上树梢,恋豆如期而至,守在树林中静静等候姐儿的到来。

姐儿自回家当日,心神不宁,坐卧不安,爹娘察言观色,觉得女儿一定有心事,于是嘱咐丫鬟多加小心,免得出乱。掌灯时分,姐儿见丫鬟不离左右,一边收拾衣物,一边把实情和盘托出。见姑娘今晚执意要走,丫鬟怕自己吃罪不起,匆忙如实秉告给东家。刘财主和三姨太不听则罢,一听说此事气得浑身发抖,气不打一处来。刘财主更是口中骂骂咧咧,“这个该死的东西,辱我刘家的门风,看我打断她的腿。”急呼唤家丁,把姐儿锁在闺房严加看管。没有老爷的吩咐,任何人不得放她半步。

恋豆在树林里,左等右等,一直没见到姐儿的踪影。初夏的夜,萤火点点,蛰虫齐鸣,他在疲倦中睡着了。醒来时,天已大亮,就这样一直日日夜夜等下去,直到一天恋豆变成了一棵粗壮的恋豆树。后人称“楝树”。而姐儿被囚禁在后花园里,心早就飞向村头的小树林。夏日的一天,几声蝉鸣,姐儿心生一计,我何不变成蝉飞向树林?说时迟那时快,姐儿真得摇身变成一只美丽的蝉飞走了。姐儿飞进树林,不见恋豆,哭得花容失色,昏天黑地。楝树向她眨眨眼,笑了笑,姐儿明白了,眼前就是恋豆。姐儿从此牢牢地栖息这棵树上,再也不离开,直到秋风落叶,她就进入泥土里。第二年夏天,姐儿又变成幼虫重新回到地面陪伴楝树。

后来,每逢夏日一阵雷雨过后,姐儿便成群结队破土而出,人们见到了,齐称姐儿回来了。为了纪念这位美丽的姑娘,人们就把蝉的幼虫称之为“姐儿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成圣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33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