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邳州,正是大蒜收购的时节,走进邳州市宿羊山大蒜交易中心,随处可见蒜农忙碌的身影,分拣、装箱、搬运,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封装后的大蒜基本运送到大蒜收购企业的冷库中,以待出口或者深加工。
一直以来,大蒜都是邳州老百姓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年产量达80万吨。为帮助当地蒜农把大蒜产业做大做强,邳州市税务局积极鼓励大蒜企业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让邳州大蒜以更加多元化的样式走入市场。同时,还不断优化税收服务、开设“税收讲堂”,解读涉农惠农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用足用好优惠政策,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政策服务,助力邳州蒜企从“一头蒜”延伸,打造“一头蒜的保健”产业链。
在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的黑蒜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对发酵过后的大蒜进行逐一打磨。车间主任张丽颖说:“整个过程中会对原料、半成品进行三次挑拣,每一道工序都十分精细,保证产品质量。”除黑蒜产品以外,黎明食品还拥有蒜片、蒜酱等产品20余种,其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项目部经理韩洪庚表示:“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每年科技研发经费的额度占销售额的3%以上,通过内部研发及外部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生产出更多深加工系列产品,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作为大蒜深加工龙头企业,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上半年仅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就省下7万多元,加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出口退税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预计将给企业带来近100万元的税费红利。税收红利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利润空间,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深加工研发中去,推动产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目前,邳州市拥有大蒜深加工生产企业38家、年生产能力20万吨,有黑大蒜、大蒜油等40多个品种,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银税互动”给疫情之下的蒜企带来了动力和信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的生产、销售和出口都受到极大影响,与此同时,大蒜的收购成本也处于五年来的最低点,宿羊山镇的大蒜企业瞄准时机,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幅扩大收购规模。但企业仍处于复工复产阶段,资金链供应不足,现金流压力较大,企业收购严重受限。邳州市税务局在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及时联系并告知企业可以凭借良好的信用等级评价到银行申请低利率贷款,同时与邳州市农村商业银行取得联系,搭建起“税、企、银”三方融资贷款平台。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邳州市天源蒜业有限公司顺利以较低的利率从邳州市农村商业银行取得了3500万元的贷款,这对于提振企业信心,无异于一针“强心剂”。公司财务负责人李汉涛激动地说:“这真是真金白银的优惠,有了这笔资金,我们更有信心抢抓好这次价格机遇,扩大大蒜的出口规模,将企业生产经营推上新的台阶。”
此外,邳州市税务局积极主动作为,在减税费、优服务方面持续发力,“非接触式”办税、延缓申报、邮寄发票、税费政策云辅导等一系列纳税服务举措让企业办税更便捷。同时,通过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加快出口退税审核,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5月份,我们出口退税款到账66.9万元,刚刚,我们又收到了6月份的出口退税款19.2万元。政策的硬核扶持以及优质贴心的纳税服务是我们企业的坚强后盾。本月,我公司预计白蒜收购量将增加到6000多吨、开票接近2000万元,黑蒜的出口量也将达到近200万元,有了税务部门的支持和服务,我们更有信心和底气。” 江苏福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吕良高兴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