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月7日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作者: 陈景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邳州信息网 发表于 2020-7-8 16:2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邳州信息网
2020-7-8 16:22:50 4844 0 看楼主
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作者  陈景胜
7月7日,这一天,大家不会忘记,中国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这是日本军国主义犯下滔天罪行的一天。纪念这一天,就是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就是要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兴我中华。
83年前的今天,卢沟桥的枪声,拉开抗日战争的序幕。在中国,日本侵略者到处烧、杀、抢、掠,实行“三光”政策。日军施展屠杀的手段五花八门,无所不用其极,其残忍程度,完全超出了人类的本性和良知,使日军完全变成一支“兽性的部队”。14年间,中国人民以3500万同胞伤亡的代价,换取了来之不易的胜利。“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对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相视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就制定了以鲸吞中国为核心的所谓“大陆政策”,在之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了14次侵略战争,其中多次是对华战争。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10年后又在我国东北土地上发动日俄战争,强迫清政府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进入大陆”的迷梦、畸形膨胀的野心,使得这个受中国传统文化恩惠最重的国家成为近代以来祸害中国最深的国家。卢沟桥上的硝烟已经散去,血与泪的国耻不容遗忘。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
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被日军大肆纵火和抢劫,致使南京城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南京大屠杀只是日军暴行中的一例,日军的屠杀恶行无处不在,贯穿了日本长期侵华的全过程。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两个决定”的通过,在我国13亿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两个决定”充分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祭奠、纪念在抗日战争中死难的同胞,学习和发扬先辈在战争年代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并使之代代相传,这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将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国家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的尊重,是政治文明的进步。历史是不能忘记,也是不应该忘记的,这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血脉精神的传承,国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表明国家对历史的严肃思考。革命前辈浴血奋战,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其优秀品质可贵,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应该大力弘扬和纪念。“两个决定”将抗战文化提升到了国家层面,研究透这一课题、纪念好这两个日子,把抗战精神发扬光大,对重塑一个民族的信仰是十分有益的。有了纪念日、公祭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牢记历史,激发后辈们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绝不能让历史重演。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今天,捍卫和平的正义力量日益强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共识不断扩大,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日本右翼分子无法改变的,也是任何反动势力无法阻挡的。作为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提出并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以实际行动切实加强国与国之间在事关地区安全稳定、和平发展问题上的沟通、理解与合作。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支持。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捍卫和平秩序,人类必将拥有美好的未来。
83年前的7月7日,我们的先辈向死亡之威胁宣战;83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加懂得守护和平的可贵。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今天,让我们祭奠遇难同胞,勿忘国耻,铭记历史,警钟长鸣,民族崛起!
今天,日本能在内阁通过解禁自卫权,就足以说明日本民族的特色就是野心勃勃,不该残害世界人民的本性,世人何必自我安慰呢?
我们要抓住机会狠狠敲打安倍政府,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与此同时是对我国民众的一次爱国主义大教育,温故知新,同仇敌忾,百倍警惕,保家卫国!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只有弘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来建设我们的国家,祖国才能更富强、更美好。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昂首奋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邳州信息网 当前离线
管理员

查看:484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