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肝硬化的原因找到了,喝酒排第二,这些因素也要引起重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福如东海 发表于 2020-7-22 12:2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福如东海
2020-7-22 12:25:38 3449 0 看楼主
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是人体最重要的的代谢和解毒器官。人们常说“心肝宝贝”,就足以看出无意之中大家对肝脏的重视了。
作为人体排毒解毒的主要器官,肝脏也是少有的耐受性较强的器官之一,肝脏受到损伤,很少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发生,很多的患者病情要发展到肝硬化阶段才会出现一些症状。

肝硬化是肝病科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并发症多样,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




那么什么是肝硬化呢?

它的定义是不同病因引起的广泛性肝细胞变性坏死,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特点是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临床表现。

那么肝硬化是怎么形成的?多半是这3大原因

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与丙型病毒性肝炎均可以发展成肝硬化,称为肝炎后肝硬化。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有10%左右可发展成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有50%的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甲型肝炎一般不会引起肝硬化。



慢性酒精中毒

现今由于人们应酬、交际等活动的增多,喝酒不可避免。从而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发生率逐年增加。有些患者即使没有酒局,每天自己也会喝大量的酒,酒精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由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肝硬化,医学上叫做“酒精性肝硬化”或者“乙醇型肝硬化”。



滥用药物

许多化学毒物或药物可损伤肝脏,长期或反复地接触工业毒物,如四氯化碳、砷、氯仿等,或使用药物如异烟肼、甲基多巴、四环素、氨甲碟呤等,可产生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炎以及慢性活动性肝炎,进而发展为大结节性或小结节性肝硬化。



除此之外,肝硬化的病因有很多,所以一定要戒酒、戒烟、定期的检查保障身体肝脏健康,同时也是避免肝病发展成为肝硬化的有效手段。早发现早治疗,才是确保自身肝脏健康的有效方式。




饮食营养、情绪、睡眠、药物等,均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那么日常生活中要如何保肝护肝呢?

一、 减轻肝脏负担

肝脏不但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器官,还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解毒器官。市六院肝病专家表示,要减轻肝脏负担得从两方面来减负。首先肝炎病人的饮食要清淡,容易消化。少吃油腻,辛辣或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特别是在肝脏急性炎症期间。其次是保持胃肠道的通畅,人体内的有毒物质十之八九来自于肠道中细菌对食物残渣的分解,多食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有利于排便通畅。

二、睡眠护肝

眼是肝的穴位,人在睡眠的时候,血就归于肝中。眼在睡眠时获得肝血的补充,才能够视物清晰。在睡眠中,除了肝脏外,体内的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奏极慢。而肝脏正是利用这段较为安静的时间加紧把代谢后的有毒、有害物质排出体外,这仿佛清洁工正在进行全面的清洁、大扫除一样。

专家特别提醒,正常人的睡眠时间应随年龄需要加以区别,新生儿一天至少要睡眠20小时,婴儿需要14~15小时,学前儿童需要12小时,中学生9小时,大学生与成人需要8小时,老年人因新成代谢减慢,睡眠需要6~7小时。此外,欲养肝,必须睡午觉。吃完午饭后静坐休息10~30分钟的时间,就应该去睡午觉,这对肝脏的保养,尤其是有肝病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三、情绪护肝

调节情志,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绪,使自己始终拥有一份好心情,有益于肝的养生保健。如果情绪波动,则可使体内荷尔蒙分泌失去平衡,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影响肝的血液供应,使肝细胞因缺血而死亡。最不利于肝的就是怒,中医上说"怒则伤肝",可导致肝的疏泄失常,造成肝气郁滞,时间一长易惹肝病上身。

四、定期检查肝功能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肝功能是行之有效的爱肝之道。

生活中,滥用抗生素、乱吃减肥药、随便吃保健品等行为,都在威胁肝脏健康,专家建议大家在服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不可擅自用药,更不建议乱服保健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不爱运动,现在患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脂肪肝如不加控制,极有可能循着“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的道路,最终将患者引向脂肪性肝癌。

药师说: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平时要注意戒怒减压,工作劳逸结合。因为怒伤肝,劳累也会加重肝脏负担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福如东海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44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