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妈面对阿Q表白,为何不直接拒绝而是去告状?鲁迅:一箭双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23457150 发表于 2020-8-13 14:0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123457150
2020-8-13 14:03:21 4318 0 看楼主
《阿Q正传》是鲁迅的一部中篇小说,篇幅不长但内涵深刻,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读完,初读的时候觉得阿Q可笑,再读的时候觉得阿Q可怜,反复读几遍之后越发觉得深刻,虽然阿Q的时代已经过去,但阿Q的性格却一直存在。
《阿Q正传》中的人物不多,剧情清晰,读起来很流畅。而书中人物的刻画上,鲁迅并没有通过直白的讲述去刻画,而是通过一些小细节上面去突出。今天主要说书中的一场夜间戏:阿Q向吴妈求欢。







吴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吴妈基本上和阿Q一样,同样是穷苦下层出身,是赵太爷家里的女仆,而且是阿Q嘴里的“小孤孀”,和小尼姑一样,吴妈是阿Q敢于鼓起勇气去调戏的对象。
在未庄所有人都是划分等级的,阿Q和吴妈也是。他们出身一样,本应联合起来同仇敌忾,但偏偏都想在别人身上找优越感,比如阿Q就在心里称呼吴妈“小孤孀”营造自己的优越感,划分出三六九等。







阿Q向吴妈求欢

就是这个“小孤孀”成了阿Q对女人疯狂幻想之后找准的发泄目标。在《阿Q正传》第四章恋爱的悲剧中,阿Q因为捏了小尼姑的脸后而变得飘飘然,让他有了“应该有一个女人”的念头。







但环顾未庄,他能配得上的有谁呢?这个时候吴妈出现了。
这天,吴妈叫阿Q去赵家舂米,如果在别人家,吃过晚饭就可以收工回去了,但赵府允许阿Q点灯舂米,所以就有了这场夜间戏。
晚上是最容易出岔子的时候,而且当时阿Q与吴妈孤男寡女,只有一盏灯,吴妈还接着灯光纳鞋底,两人靠得比较近,在幻想多次之后阿Q终于没能忍住。








阿Q放下烟管,站了起来。

“我们的少奶奶……”吴妈还唠叨说。

“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阿Q忽然抢上去,对伊跪下了。
阿Q表白了,不应该是求欢了。面对这样的情况,一般人应该是直接拒绝甩袖而去,或者狠一点甩个大耳光骂一顿走的,但吴妈却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哭着跑了出去去赵太爷那里告状去了。


吴妈不直接拒绝,而是去赵太爷那里告状


吴妈大叫着往外跑,且跑且嚷,似乎后来带哭了。阿Q对了墙壁跪着也发楞,于是两手扶着空板凳,慢慢的站起来,仿佛觉得有些糟。他这时确也有些忐忑了,慌张的将烟管插在裤带上,就想去舂米。蓬的一声,头上着了很粗的一下,他急忙回转身去,那秀才便拿了一支大竹杠站在他面前。
这个细节在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很正常,但重读几遍之后才发现吴妈或者说鲁迅高明之处。
吴妈跑了出去,随后赵秀才就进来打阿Q,之后又听到赵太爷的内院里谈论这件事,当时在场的人有赵太太、走起扫、赵司晨、少奶奶、吴妈。赵家的人都在场了。







可见吴妈在面对阿Q求欢把这件事告诉了赵家的所有人,有没有添油加醋?肯定是有的,在后来太保来到阿Q的土谷祠描述中是这样写的

“阿Q,你的妈妈的!你连赵家的用人都调戏起来,简直是造反。

吴妈(鲁迅)的高明之处

吴妈为什么这么做呢?这就是鲁迅的高明之处了,虽然吴妈与阿Q都是穷苦人,但这一做法展示出了吴妈的虚伪狡诈和冷漠自私,用现在的话就是“婊”。吴妈的这一做法可谓是一箭双雕
1、在被阿Q求欢之后,吴妈也并不是为自己的操守担忧,但是感觉受到了侮辱:同样是下人,但是吴妈却更加鄙视阿Q,潜意识间认为阿Q的求欢使拉低了自己的身份,于是奔跑出去向赵家人求救。这种行为,实际上只是吴妈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而非常狡诈地利用了阿Q。
2、他对阿Q的处境毫不关心,只是关心自己的生存状态,她的这个小题大做的做法,使阿Q挨打遭罚,而且被赶出赵府失去了工作。虽然阿Q失去工作对她来说没有好处,但她还是有“损人不利己”的冷漠自私在里面。看到别人不好她就平衡。
既建立自己“清白贞洁”的声望又让阿Q遭到处罚,一箭双雕,鲁迅刻画的不仅仅是吴妈,而是当时的一类人。
最后再看看阿Q遭到的处罚:
1、给地保酒钱(中间人)
2、一斤重的红烛一对、香一封,到赵府赔罪
3、请道士(赵太爷把赵太太的事也推到了阿Q身上)
4、如果吴妈出现意外,就是阿Q的责任
最后阿Q把棉被当了两千大钱才算了了此事,因为对女人的幻想,阿Q倾家荡产,形象还受了影响--未庄的女人见到阿Q就跑。







关于阿Q和吴妈的这场夜间戏就到这了,强烈建议大家想读书的时候读一读这本《阿Q症状》。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在结构上,鲁迅的《阿Q正传》通过精确描写和作者本人截然不同的阿Q这一人物形象,使得鲁迅本身的痛苦和悲哀浮现出来。这种双重性赋予作品以深刻的底蕴。
阿Q正传》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鲁迅是个毒舌作家,撑起了中国近代文学的“良心”,他骂过的名人都有上千人,胡适、梁实秋、郭沫若、徐志摩都难以幸免。
他的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无人不知,他的散文《朝花夕拾》《野草》无人不晓,他的杂文《且介亭杂文》《坟》《华盖集》更是承担起他的批判精神。有人说,鲁迅之后,再也没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如果对鲁迅感兴趣,这里也放一个鲁迅经典作品十册,包括《孔乙己》、《朝花夕拾》、《阿Q正传》、《故事新编》、《呐喊》、《彷徨》、《故乡》、《祝福》、《野草》、《狂人日记》。







点击下方即可购买,全册更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123457150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431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