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光影运河|贾传军:运河风采 走近齐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美不胜收 发表于 2020-8-16 15:0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美不胜收
2020-8-16 15:01:35 3741 2 看楼主
美丽运河我的家(四十四)

运河风采 走近齐鲁


贾传军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开凿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京杭运河始于隋炀帝大业四年(608)永济渠的开通,使涿郡(今北京)可通过水路至山东西北德州、武城、临清等地。至元二十年到二十六年(1283-1288),元政府先后用大批人力开通了济州渠和会通河,与过去经过山东境内的永济渠相连接,形成了南起微山湖、北到德州的整个山东境内的水路交通线。元代后期由于中原地区战乱不休,运河一度处于停运状态。明朝永乐年间,又对运河山东段进行全面疏浚,兴建了一系列保持水势的设施,使运河全线畅通。这种状况持续了四百年之久。清咸丰五年(1855),由于黄河改道,将山东境内运河冲为南北两段,从而无法保持全线的畅通,运河运输能力大为削弱。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下令废止了河运。
山东运河被称之为“鲁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中通航河段海拔最高、水利工程成就最集中的河段,经近千年的历史积淀,沿线的枣庄、济宁、东平、聊城、德州等城市留下了独具特色的漕运、水利、商业、市井、民俗、宗教、古镇、建筑等与运河文化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是整个大运河历史文化遗存保留最好的河段之一。





  京杭运河山东段全长529公里,自冀鲁边界的德州第三店入境,由鲁苏边界的陶沟河口出境,流经德州、聊城、泰安、菏泽、济宁、枣庄六地市。黄河将京杭运河山东段一分为二,其中鲁北运河长265公里,鲁南运河长264公里。京杭运河山东北段,又称鲁北运河,南起黄河北岸的张秋镇,北至德州第三店。据实地勘察,鲁北运河已名存实亡。京杭运河山东南段,也称鲁南运河,流经菏泽、济宁、枣庄三地市,南与江苏段连接。



  元代开凿京杭运河,南旺作为大运河的“水脊”,成了运河畅通的难题。明朝初期,工部尚书宋礼和汶上民间水利家白英经过勘察,在戴村筑坝建分水工程,使汶水西行,从南旺入运河,七分向北流,进入漳、卫;三分向南流,进入黄、淮。此后建龙王庙于分水处,故称为“分水龙王庙”。
山东汶上南旺运河枢纽遗址



  南旺分水枢纽是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宋礼采用汶上老人白英建议修建的工程。首先在汶上筑戴村坝截汶水;然后开挖小汶河,使汶水至南旺分水口;接下来导泉补源,即收集疏导汶上县东北各山泉汇入泉河至分水;最后在小汶河入运的“T”字型水口修石头护坡,建分水拔刺(鱼嘴),使其南北分水。南旺分水枢纽疏浚三湖作水枢,建闸坝,调节水量,保证漕运畅通,堪与都江堰相媲美。南旺分水工程,坝址选定合理,因戴村是遏汶河济运较为理想的制高点,符合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至南旺水脊分水,疏浚三湖。白英抓住了“引、蓄、分、排”四个环节,实现了蓄泄得宜,运用方便。该工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是我国京杭大运河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运河南旺分水龙王庙遗址



  京杭大运河途径鲁西南,其汶上县南旺地段是一个制高点,俗称水脊。因此,这段运河开挖后,因水浅难以通航,但是,汶上县北境的大汶河却水源丰富。明朝初期,宋礼、白英利用大汶河上的坎河口地势高于南旺这一有利条件(坎河口高出南旺分水口三百余尺),在坎河口修筑戴村坝,截住大汶河之水,又从戴村坝至南旺分水口开挖一道八十余里长的小汶河,这样引汶济运,才使得南旺段运河有了足够的水源。
该地方有五处被认定为中国大运河遗产点。



  南旺水脊段运河水量北少南丰,为达到引汶入运于南旺分水补源的目的,宋礼、白英在小汶河入运口对岸砌石堤,并建造一鱼嘴形的石拔(分水尖),这样不仅能防止洪水冲刷,而且可调节南北分水量。因此,民间流传着“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说法。
常鸣斗门、邢通斗门、登岸口,图中有三处世界大运河文化遗产点。



  南旺水脊,地形复杂,宋礼、白英为调节水量,又相地置闸。《明史·宋礼传》载:“北自临清置闸十七;南至沽头置闸二十有一。”所置水闸,值人看守,层层节水,以时蓄泄,“分水龙王庙二闸尤重要,最易斟酌,若浅于南,则当闭北闸,使分北之水亦归于南;浅于北,则闭南闸,使分南之水,亦归于北。”这样以来,就能保证了南北过往船只的顺利通过。
分水口,世界大运河文化遗产点。



  由于汛期洪水来量过大,致使沿岸决口成灾,为削减河道流量,宋礼、白英利用运河两岸的洼地创诸湖,建斗门,以调节运河水量,逐渐形成了蜀山湖、马踏湖、南旺湖等湖泊,名之曰“水柜”,夏秋水盛时,通过斗门将洪水泄入湖泊,冬春运河水量不足时,再将湖水放入运河,以补运河水源之不足:这样,既减轻了小汶河下游洪涝灾害,又能使得枯水季节的运河航行不至中断。为使水源充足,挖出几百个山泉,汇集起来,流入运河。
运河明、清航道遗址



  济宁南旺分水枢纽是整个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工程,为千里运河南北分水之咽喉。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建成后,使京杭大运河畅通五百余年,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缘于此,从皇帝到民间,都对白英的贡献给予极高的评价。把白英封为永济神,荫封后代。在南旺陆续修建了以分水龙王庙为代表的颇为壮观的建筑群。乾隆六次南巡,每次都为该建筑群留诗驻词。
御碑



  毛泽东主席在了解南旺分水工程时,曾发出由衷的赞叹。
禹王殿



  南旺“引汶济运”水利工程,以漕运为中心,疏河济运、挖泉集流、蓄水济运、泄涨保运、增闸节流,科学地解决了引汶、分流、蓄水等重大复杂的技术和实践问题,从而保证了大运河畅通无阻。即使在今日,也仍不失为妙手之作,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范例,具有永恒的研究和借鉴价值,其科学性和技巧性可与中国古代的灵渠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相媲美,其建坝设闸的原理和世界上著名的巴拿马运河以及我国兴建的葛洲坝工程都有相似之处,其历史的评价是“真令唐人有遗算,而元人无全功。”就连精通水利知识的康熙皇帝也褒奖说:“朕屡次南巡经过汶上县分水口,观遏汶分流处,深服白英相度开濬之妙。”民国初年,美国水利专家方维看到后曾无比敬佩地说:“此种工作当十四、五世纪工程学的胚胎时代,必视为绝大事业,被古人之综其事,主其谋而遂如许完善之结果者,今我后人见之焉得不敬而且崇耶。”
龙王庙建筑群遗址



  京杭运河八里湾船闸工程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商老庄乡八里湾村东,船闸按照二级通航标准建造,闸室有效尺度为230×23×5米(长×宽×槛上水深)。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闸首、闸室、主辅导航墙、靠船墩、引航道护坡、上下游远调站、船闸管理区、八里湾公路桥、大堤交通桥、跨闸人行桥、四分干渠倒虹吸等土建项目。还包括闸门、阀门、浮式系船柱、启闭机、自控电气设备、自动监控设备、供电、照明、通信、消防、给排水及环境保护等安装项目。
山东泰安八里湾船闸(未通航)



  梁山船闸办公楼



  图为梁山船闸(未通航)



  梁山船闸全景



  山东济宁任城船闸办公楼



  任城船闸全景(未通航)



  济宁运河大桥



  济宁城南环城运河大桥



  济宁乔羽艺术馆就在公园内



  济宁城南太白湖湿地公园



  魅力济宁



  水韵济宁



  南水北调二级坝泵站



  济宁二级坝船闸



  济宁微山县造船厂



  微山湖国家温地公园



  湿地公园



  微山湖客运码头



  韩庄船闸大门



  韩庄船闸全景



  京杭大运河枣庄台儿庄段



  枣庄台儿庄万年船闸办公楼



  美丽的万年船闸全景(左为船闸右为南水北调泵站)



  枣庄台儿庄船闸



  枣庄台儿庄水系全景



  枣庄台儿庄南水北调泵站



  运河边的台儿庄古城



  运河上的弄船人



  起锚机器



  做封舱用木块



  以船为家的微山湖船民



  浙江大学刘朝晖教授,浙江传媒学院钱翁康老师在微山县走访船员。



  微山县实地走访船民



  微子塔,微子是一个仁爱贤明的人,受到了殷商遗民的爱戴。微子死后葬于宋国留邑东山,此山因之称作微山。北宋绍熙之后,黄河屡屡决口泛滥,遂成大片湖区。微山兀自傲立于湖水中央,虽然海拔只有91.6米,竟然成为全岛的最高点。





  殷贻山诗云:“绿水潆回微子灵,荒山野渡尽成名,若殷贻山诗云:“绿水潆回微子灵,荒山野渡尽成名。若非怀古寻仁迹,谁肯崎岖登此程?”(《咏微子墓》)由此可见,此山、此岛、此湖、此县,均因微子而得名。



  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坐落在微山岛镇人民政府西侧山上抗日英烈纪念园内,1994年所建,为帆船造型花岗岩建筑,碑高37.77米,正面“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八个大字为原国务院副总理王震所题,背面有原山东省委书记记梁步庭题词。



  看过《铁道游击队》的就知道一首歌曲那就是:“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作于1956 年,是故事片铁道游击队的插曲。该故事片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山东枣庄微山湖一带的铁道游击队的战斗生活。曲作者运用山东民歌中富有典型意义的音调创作了这首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歌,表现了游击队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微山湖地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微山湖为根据地的“微湖大队”、“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武装,出没在千顷芦苇荡里,活跃于津浦铁路线上,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流传至今。



  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清真寺见证了永不磨灭的中华民族抗战史。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坐落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城区西南郊,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初期著名的台儿庄战役而修建,于1992年由台儿庄区人民政府筹资建成,1993年4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融展览馆、影视馆、全景画馆于一体。



  当年士兵在掩体内抗击侵略者情景



  国级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快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渔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洋琴”。



  古城台儿庄



  台儿庄古城“大河行舟”。



  古城美景



  台儿庄古城



  龙



  凤凰



  古城夜景



  古城夜景美



  运河美





让世界了解运河
让运河走向世界







  作者简介 :贾传军,江苏邳州市人。196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1981年9月应征入伍,1985年3月在济南军区67军138师奉命参加老山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并荣立三等功,现为中国摄影家著作权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士、江苏省徐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徐州市文旅摄影协会会员,邳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邳州市大运河文化研究协会会员,今古传奇传媒集团速读杂志邳州联络站会员。多幅大运河题材摄影作品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推送分享、多篇摄影专集在大秦岭、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国运河网等多家摄影平台和其它摄影公众号上推送,作品《夜航》获中国第二届"郎静山杯"大运河主题全国运河沿线城市巡展,2018年9月《京杭大运河-中运河》入展中国平遥第十八届国际摄影大展个展,《运河上的灯塔(组)》入展庆祝建国70周年“千年大运河美好新家园”在杭州、北京等展出,受到中外观者的高度关注,作者生在运河边、长在运河旁、工作在运河上(现就职于江苏省交通厅苏北航务管理处邳州航道站)对这条古老文明的母亲河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年坚持拍摄运河的点点滴滴,曾三次全程走完京杭大运河,行程万里之多拍摄万余张运河题材照片,制作大运河美篇50多集分享给全国观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8415216 发表于 2020-8-16 15:02:3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8415216
2020-8-16 15:02:30 看楼主
济宁京杭航运最发达,内河航运在山东第一!济宁占鲁南运河90%以上。
介绍齐全,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alexooi 发表于 2020-8-16 15:03:56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alexooi
2020-8-16 15:03:56 看楼主
京杭运河基本不流经菏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美不胜收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741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