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想长寿,记住饭后三不急、四补丁!否则,吃得再好也白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好合好散 发表于 2020-11-19 13:2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好合好散
2020-11-19 13:20:53 3150 2 看楼主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表明,一个人的健康长寿60%都取决于自身的生活习惯。


因此,想要解锁“长寿”技能,正确的生活方式很重要!


而吃又是人生第一大事,所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更重要~





餐后切记“三不急”



1

不急吸烟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是很多老烟民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那么,餐后吸烟真的能让人“舒适过神仙”吗?


餐后吸烟不止能让人“快活过神仙”,还能让人更快地“变成神仙”!


这是因为,饭后人体血液循环量增加,对香烟烟雾的吸收能力增强,尼古丁迅速被吸收入血液,所以人的兴奋感更强烈,甚至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可是,饭后吸烟会促进胆汁分泌,易诱发胆汁性胃炎;还会使胰蛋白酶的分泌受抑制,妨碍食物消化,引起胃肠道疾病。


而且,饭后吸烟,人体全身组织吸烟量都会更大,伤害自然也就更大,自然有损寿命。


更何况,抽烟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对周边的人,特别是家人也是隐形的伤害。


所以,“饭后吸烟,祸害无边”!





2

不急散步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散步成为很多人的养生准则。


没错,饭后散步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饭后并不是让你吃完饭后马上就出门,而是指在进食完20~30分钟以后。


这是因为,饭后胃内食物充盈,此时马上进行直立性活动,会增加胃的振动,加重胃负担。


而且,“饭后百步走”比较适合平时活动较少,特别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也适合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


对于胃下垂患者、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等,都可能会使病情更严重。


另外,饭后胃肠部的血流增加,会造成脑部相对缺血,对患有贫血、低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而言,很容易发生意外。



3

不急食冷


这里的冷指的是冷饮及凉性水果。


从中医角度来说,冷饮、凉性水果(西瓜、香蕉、芒果、草莓、桔子、梨等),都属于凉性食物,这类食物吃下肚子后,需要胃将它加工成热的,才能消化和吸收,所以,餐后的水果可能会损害“脾胃之气”。


从西医角度讲,饭后吃一杯100克左右的冰激凌,会让胃部温度下降10℃~15℃,导致胃收缩,胃酸分泌减少,减缓消化过程。


虽然嘴里感觉很舒服,但胃需要30分钟甚至更久的时间来恢复正常工作。


而且,本来已经吃得很饱了,再吃水果和冷饮,可能导致胀气、泛酸以及便秘等情况的发生。


所以,吃水果及冷饮,最好在饭后一小时或者饭前一小时。



饮食出错,饭后补丁


除了细嚼慢咽,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饭后小行动,可以为你的餐点起到补充、促进的作用。



1

吃完烧烤来个梨



梨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钙、磷、铁等,自古以来就是清热解毒的好食物。


而且,有研究发现,吸烟或者吃烤肉的人,体内聚集的强致癌物质多环芳香烃,在吃梨后会显著降低。



2

大餐后来杯大麦茶



大麦茶具有平胃止渴、消渴除热、化谷食之功,有利于食物消化,具有养胃、暖胃、健胃的作用。


饱餐后喝点大麦茶,不仅可以解油腻,还能促进消化。



3

吃完螃蟹喝姜糖水



螃蟹营养丰富,但味咸性凉,而生姜性温热,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正好与性寒的蟹肉相补。


而且,红糖与生姜一样有暖胃、祛寒的作用。


两者搭配,暖胃效果更佳。



4

吃太油腻来口芹菜



如果一餐中吃的油腻食物较多,可以吃点凉拌芹菜消除油腻。


这是因为,凉拌芹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保留得更多,能更好地去油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山水边 发表于 2020-11-19 13:21:5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山水边
2020-11-19 13:21:59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美景321 发表于 2020-11-19 13:22:59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美景321
2020-11-19 13:22:59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好合好散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150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