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愁|徐善义:温情老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美不胜收 发表于 2020-12-25 08:4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美不胜收
2020-12-25 08:48:31 6580 0 看楼主
温情老家

徐善义






好些,好些日子没回老家了,心里总是挂念老爹老娘。一进冬日,虽无农事忙活,但老爹老娘也是闲不惯。老家是蒜乡,每到这个时节,守村的老人们便力所能及地去冷库蒜棚为蒜商加工原皮蒜,挣得微薄的工钱贴补家用。即便钱不多,但老人们图个消遣与充实,拉拉呱,说说话,每天也是快乐,老爹老娘亦是如此。

难得休息,相约老爹老娘周末在家,我驱车前往。从小时候起,老家的所有便深藏在心里,一草一木,一声一息。墙上挂着风干的红辣椒,墙角堆满着抱心饱满的白菜,地窖里深藏着的是红皮脆生生的萝卜。这些都是老娘在门口菜园地一秋的收藏,地上箩筐里也是晾晒的满满的喜庆。娘知道我们喜欢吃辣椒炒鸡蛋,喜欢辣椒炒小鱼,一年的食材,娘都是想着那么周到。冬日暖阳下,家的味道无处不在。有时想,老家到底是什么?爹娘的牵念和叮咛?狗猫扑上扑下的亲昵?晨晚炊烟袅袅,地锅饭菜香?还是那门口菜园地里长出来的白菜晒暖阳……想着都是,梦着也还都是。所有的一切都是静谧温情,特别的亲切。

老家是根,老家是源。无论身居何处,总是比不上老家的温暖,还有老家的饭菜香。地锅火旺,红枣稀饭热腾腾,地锅白菜豆腐香,那种馨香仍如儿时模样。老娘做的盐豆,腌煮的老咸菜,泡制的酸菜,都已经陪伴了我们大半生,那味道,是家的味道,是家的气息,是柴草的芳香氤氲,但更是我们永远不舍的惦念。无论在哪,饭桌上总是有它们的身影,一年四季,总为相伴。我常在老娘面前调侃说,咱是老户人家,一年四季家常菜,您忙活,忙到一百岁!呵呵。诚然,每到这冬令时节,老娘便早早地忙活好了一年的期许。而我每次到老家,特别是进门就喊“爹”和“娘”,一声应答,满心的幸福,由衷的踏实。地锅旁,是笑声,是嘘寒问暖,是一声嗔怪,是搬个小板凳坐在锅口旁,看着地锅灶火旺,感受着老娘在灶台旁忙碌的气息。老娘甚为辛苦,即便如此,但赐予我们的是幸福和安康,是我们心头腾起的踏实和安逸。有道是:老人安好,至亲至宝!

闻着饭菜香,听老娘讲村子里的喜庆事,此时,更是倍感温馨。还有,就是帮老爹在暖阳下斧劈他从野河沟边挖来的树墩和捡拾的树棒,看着老爹坐在暖阳下抽着他的烟卷,端详着老父的沧桑,闻着烟草香,醉心立然!想想爹娘已渐老去,岁月无情,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有时心头常常默唱着《常回家看看》,努力地做着自己能做的事情,不想留下“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憾然神伤。日子是幸福的记忆,感受着,珍爱着。虽然说,父母在,不远行,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那份情愫,始终氤氲在每个游子的心头。即便相隔不远,但也是一种牵挂,一种别样的执念。

老家是温暖的,还是儿时的味道,还是儿时的记忆。每到这样的冬日,无论寒风凛冽,还是冬阳如春,老家皆为春暖花开蕴烂漫,不负时光不负卿。老家,温情脉脉,永远安乐!

免责声明:本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美不胜收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658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