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续29个月回落 房地产"吸金"效应明显下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肥皂沫沫盘 发表于 2021-1-25 14:2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肥皂沫沫盘
2021-1-25 14:26:26 3713 0 看楼主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19.63万亿元!日前,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2020年“成绩单”出炉,新增贷款近20万亿元的目标基本达成。
仔细观察这份“成绩单”,“钱流”的变化曲线清晰可见: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连续29个月回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连续14个月上升。
“一升一降”的鲜明对比,反映出宏观调控的积极成效和宏观经济的积极变化,也是金融体系不断调整“航向”服务新发展格局的生动体现。
银行的信贷投放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自身定位、资本约束、风险与效益的考量以及政策引导等。
近年来,在“房住不炒”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宏观调控背景下,监管部门一直在严控房地产融资。近期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出台,更是全面拧紧了房地产融资的“闸门”。
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从2016年的44.8%下降到28%……政策严控下,房地产“吸金”效应明显下降。
不可否认的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吃罚单的银行也不在少数。
对金融机构来说,压降房地产贷款,不仅是贯彻宏观调控的安排,更是主动防风险的需要。40%左右的银行业贷款放在房地产这个篮子里,潜在的隐患不言而喻,优化信贷结构已是现实需要。
宝贵的信贷资源,要用在刀刃上。——2020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5.2%,增速比上年高20.3个百分点。
——2020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速超过30%。
数据一目了然。信贷资源分配正在加速向制造业、小微企业等领域倾斜。
这既是积极应对新 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短期需要,也是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大势所趋。新 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中小企业遭遇经营困境,急需资金支持渡过难关。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重点,理应成为信贷供给的主战场。
经过一轮轮经济周期考验的金融业,也已经认识到,按照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趋势,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是从源头上防控资产质量风险的保障。
“钱流”之变,折射着经济结构之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6%,高于全部投资增速7.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达11.5%,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今天的信贷结构,代表着明天的经济结构。事实上,疫情期间蓬勃发展的健康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新产业也正在受到银行资金的青睐。虽然目前整体占比不高,但未来可期。
展望未来,更多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是大势所趋。
“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精准滴灌作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指出。
专家预计,2021年“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发力,“保”的重点是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可能会有新的政策工具推出引导金融资源向这些领域投放,“压”则主要指向房地产金融以及地方政府平台融资。
除了优惠政策的支持、绩效考核棒的指挥,对金融业来说,如何围绕实体经济需求,完善信贷政策、创新业务模式,尤其是提高风控能力和对企业价值的专业判断能力,破除对一些重点行业“想贷却不敢贷”的尴尬,是让资金高效匹配实体经济需求的根本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肥皂沫沫盘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71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