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内向,自卑,焦虑,提到的这四种特征,看似各自独立,实际上彼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解释清楚这四种特征之间的联系,才能踏出缓解的第一步。
01 怎样看待内向的性格?
首先来说,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从基因中就已经被预先设定。
既然是天性使然,那么,内向与外向也就并无好坏,高下之分,而是各自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如果题主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内向的缺点上,又或是不公地将外向的优势与内向的不足相比较,不用说,得到的必然是对自身本性的一种排斥。
所谓“天性不可夺”,与其这样刁难自己,不如将注意力集中在内向的优势上,竭尽全力发挥它。
比如,内向的人往往安静,沉稳,严谨,心思细腻,善于观察,独处和内省。
这样的特征,既是一个稳重的管理者所应具有的,又是一个善于专注与钻研的成功者所必备的。
如果说,一个内向的人总是偏执地将自己内向的特征视为是一种不正常或是低人一等,那么在别人漠视他前,他已经被自己所瞧不起,自卑便由此产生。
![]()
快乐的金发女孩看书
02 越自卑表现越差
所谓自卑,便是一个人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去体验自己的缺陷和不足,长此以往所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
简而言之就是对自己的否定和排斥。
千万不要小看对自我的否定,因为这往往比来自他人的否定杀伤性更强。
心理学家班杜拉就曾提出过“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即当人预测自己的某种行为将会导致某种结果时,这种结果便更容易发生。
更通俗的讲便是,你越是相信自己会成功,你投入和付出的就会越多,越会坚持下去,不轻言放弃,这样反倒更能使自己成功。
因此,一个人越是自卑,他所表现的就越差,而这种不佳的表现又使自己更加自卑......
恶性循环由此产生。
所以,与其将时间浪费在否定自己上,不如变否定为肯定。
先从接纳自己内向的特征开始!
可是如果未能做到这一点。
如上文所讲的恶性循环就会继续滋生。
这也就导致了社恐的出现。
![]()
郁闷的年轻女子
03 你的社恐其实是你的不自信
在当代,社恐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通病”了。
这绝非危言耸听。
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社交恐惧症在25岁-44岁年龄段人群中出现的机率越来越高。
之所以会社恐,除开先天的遗传因素外,更多的还在于后天的形成。
社恐的人都知道,在人群中一旦有人注视自己就会脸红,出汗,心跳加快。
不敢与他人对视,也不敢与他人沟通,生怕自己说的每一个字,做的每一个举动都会使人贻笑大方。
之所以会这样,便是由于社交活动少而导致的社交能力差,而使人回避社交活动的最大原因,便是自信心不足,害怕人前出丑,人后嘲笑。
![]()
强调年轻女人肖像
04 焦虑因何而来?
如果一个人在社恐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仍然不去做任何改变,那么得到的必然是焦虑难耐。
因为当今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发地不可或缺。
再难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无论是求学,求职还是求生,哪个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涉和沟通。
因为只有懂得社交才能获得社会支持达到以上这些目的。
可以想象,在这样窘迫得不到社会支持的环境下生活,必然会受焦虑所折磨。
![]()
关闭伤感的人在黑暗的房间里。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概念
05 写在最后
总结上文我们就可以发现,想要摆脱这种焦虑对自己的摧残:
(1)要学会接纳自我的天性(无论是外在的样貌还是内向的性情);
(2)要转变自我的态度,从把注意力集中在否定自我的不足上,转向专注于肯定和发挥自我的优势上(请不要说自己没有优势,这样说仍然是在否定自我,因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3)利用肯定自我所获得的自信心(无论它有多么微小),投入与最基础的社交中(哪怕是和自己信任的人玩一局桌游,去公园跑一次步都会是锻炼社交能力克服社恐的开始);
(4)通过不断积累地社交能力,克服自己对于社交的恐惧。
如此,你将对社交不再那么焦虑和恐惧,甚至是喜欢上与自己的挚友吃饭聊天的喜悦;
这种喜悦的积极情绪越发地成为你情绪的常态,因而自信心也能够飞速地提升;
自信使得你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弥补自己的短板,而对于那些你无法改变的缺陷,你抱着坦然的心情,全然地接纳它为自己的一部分,不再为此而烦恼和担忧。
![]()
站着的商人businessman standing
题主完全可以按照以上的思路来对待自己的社恐,内向,自卑和焦虑。
坦诚地讲,这一理解和转变的过程是艰难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它们对你的折磨一样,非“一日之寒”。
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你进行引导和陪伴的话,势必会更加成功。
庆幸的是,争渡心理咨询机构就是一家专注于帮助他人摆脱痛苦情绪,获得个人成长与提升的专业机构。
凭借着专业的咨询师团队和多年的口碑,争渡心理咨询机构已经帮助过万千来访者共同踏上个人成长与完善的道路。
我们期待您的来访,无论是线上与线下,请您记住,个人成长的旅途中,有我们与您相伴,你不是独自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