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县运河渡口忆旧(作者 王贵林 王贵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成圣 发表于 2021-3-29 15:3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成圣
2021-3-29 15:30:37 12656 1 看楼主


在1970年以前,邳县通往睢宁县的南北交通过运河时全靠人工摆渡。摆渡的方式是在两岸的河滩上各固定一个基桩,中间牢牢地系上一根长长的钢丝绳,渡船工人分站在船舷的两边,一人手拉钢索,一人手持长篙支撑河床奋力向对岸缓缓驶去。由于没有动力,渡船又小,只能载客10人左右,费时40分钟,抵达对岸时,船夫已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夏天阳光曝晒,冬天河谷风像刀子一样刺人肌肤。当时流行一个顺口溜:"最累不过脚夫,最苦不过船夫",全然没有歌曲《纤夫的爱》中唱的"妹妹坐船头"的潇洒悠闲。
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十分低下,一般职工的月工资才30来元,摆渡的票价是"一人一渡"或"一人一车"2分钱,摆渡票还没有现在的普通邮票大,长4.5厘米,宽2.5厘米,纸质粗糙,印刷粗劣,被我珍藏至今,因为它是那个时代的见证。
记得1966年8月18日,我得知战友脚伤以后,心急火燎地赶往邳县,那横在南北通道上的大运河让我在毫无遮挡的河滩上耽搁了一个多小时。等渡船的行人议论纷纷,盼望早日"撤渡建桥"。其中一位老乡讲的"故事"让人心痛:当年冬天(1966年)特别寒冷,运河上都冻实在了。运河镇(邳县县政府驻地)有户人家结婚,头天下午接新娘子的和"喇叭乐队"的两辆马车从冰上过去,谁知傍晚一艘破冰船引导一列运煤船队缓缓向下游驶去,夜里纷飞的大雪掩盖了重又冻结的薄冰,待第二天从南岸返回的接亲车队再从冰上过时,悲剧发生了:前面的乐队马车率先轧碎冰面掉进河中,后面新娘坐的马车刹车不及,随之也落入河中……
现在邳县已更名为邳州市,运河上大桥高耸,交通运输便利,人流物流通畅,人工摆渡已成人们不太遥远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william 发表于 2021-3-29 15:31:3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william
2021-3-29 15:31:39 看楼主
看看这一张捌拾年代的老运河渡船票是什么样子,如图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成圣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12656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