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圣陶:暴露,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不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芮悦7312 发表于 2021-5-7 13:0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芮悦7312
2021-5-7 13:00:53 6959 0 看楼主
暴露,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不得。


通常说的暴露,该不与揭发隐私、攻击个人同其意义。至少在文艺家的心目中,他涉想的对象是整个的社会,社会若有什么毛病,经他看出来了,他就像医师发现了人体 的毛病一样,不能不宣告出来。这就是暴露。在宣告出来的当儿,他也许连带提供治疗的方案,也许只指出毛病的迹象和根源,让大家来研讨治疗的方案。无论如何,他的暴露是存着一腔悲天悯人的心肠的。


《诗序》解释个“风”字说,“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我以为正好移作暴露的解释。就动机而言,或者就后果而言,暴露都不犯刑法上的罪名。这是所谓“言之者无罪”。暴露出来的那个毛病,犯着的也许是我,也许是你,也许是咱们一伙儿。不知道有毛病,当然不着急,谁听说有毛病,谁就会提起神来,想尽种种方法,务必去掉那毛病。这是所谓“闻之者足以戒”。







刚强磊落的人如果犯了什么毛病,该不怕暴露,因为他惟恐自己有毛病,暴露正可以使他迁善改过。“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见《孟子·公孙丑上》)。就是为此。民胞物与的人自己不犯什么毛病,就也不会厌恶人家的暴露,因为他有己溺己饥的胸襟,从人家的暴露中间,他可以知道那“溺”与“饥”的底细,当然只有欢迎,不会厌恶。我们读了历代的描绘时弊的好作品,不免慨然深念,也可以算个例证。虽然我们不至于这样狂妄,便自认为民胞物与的人。


厌恶暴露的人似乎可以推阿q作代表。阿q头皮上有几处癞疮疤,当然是缺点,可是没法掩盖,他就发明了个“讳”字诀,“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一切厌恶暴露的人的手段离不了阿q的方式,讳,对于犯讳的骂或者打。


代阿q设想,你嫌头皮上癞疮疤难看,就该去找美容院的技师想办法,或者换上一块头皮,或者栽上一些头发。你不这么干,即使“讳”字诀克奏全功,可是癞疮疤依然存在,未庄的人谁不看见?







遏止了暴露,就以为天下太平,社会美满,那是愚人的想头。杨震回答纳贿的对手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这个话最为通达,其意就是俗语说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暴露的文字和言语可以遏止,可是事实既经成立,就不容抹掉,也就无法教人不知道。事实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最有力的暴露。


至于文艺家,他并不是新闻记者,他的责任原不在报告事实的种种迹象。不过他看见了不如意的种种迹象,因他的理解与怀抱,不由不悲天悯人,由近思远。于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他观察所得用文艺形式表达出来。虽然厌恶他的人就将跳起来说:“这是暴露啊!要不得!”或者更用什么力量来遏止,他却宁可惹人家的厌恶,在遏止得最凶的时候宁可搁笔,决不肯违心地说些吉祥言语,讨人家的喜欢。假如违心地说些吉祥言语,讨人家的喜欢,他就是清客,是帮闲,不成其为文艺家了。







真正到了天下太平、社会美满的时候,表现在文艺家笔下的自然气象全异。但在从现实的迹象取精去粕,用文艺形式表达出来这一点上,还是没有两样。依广义而言,那也未尝不可以叫做暴露。


粗浅地打个比喻,暴露犹如镜子的现形,是美是丑,在乎事物本身,不关乎镜子。


暴露,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芮悦7312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695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