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钱穆先生:孔子应事之态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丁8857 发表于 2021-6-8 14:5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丁8857
2021-6-8 14:54:25 7646 0 看楼主



编者按
孔子之圣,追诸亘古而未有,求之来世而不再。自孔子以来两千五百年,鲜有不学孔子者。


钱先生一生极力推崇孔子,与孔子相关的著述甚多,由此可见钱先生为人与治学的宗主。


本文节选自钱穆先生《四书释义·论语要略》,题目为编者扩加,特此摘录,以飨读者。
文/钱穆先生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臆度。:期必。:执滞。:私己。


此写孔子性格之流行而圆通也。故孟子曰:“孔子,圣之时者也。”正指其性格性格之流行圆通而言。然自与乡愿之同流俗合污世者不同,复与长沮、桀溺辈知其不可则已者有辩。此则孔子性格之所以为大。而有“莫我知”之叹也。


子之所慎:齐、战、疾。(《述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八佾》)


凡此皆记孔子临事笃慎之处,皆孔子性情之深厚处也。


孔子日常生活,具如上述。此外尚有记孔子居乡党朝廷,及其衣食琐节,载于《论语》,亦可见孔子日常精神之一斑。


然以时代关系,在今日视之,已无详考深论之必要,此不更举。即据上述,而知孔子日常之生活,盖为一极富情感而又极守规范之生活也。


凡人富于情感者,每每一往无前,有逾越规范之虑;而其谨守规辙者,则又摹拟依仿,转失真情;惟孔子为得内外之调和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丁8857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764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