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入膏肓的膏肓,竟然是养生治病的关键所在,不可不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笑言天涯 发表于 2021-8-24 07:5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笑言天涯
2021-8-24 07:53:48 4580 0 看楼主


关于学习成语这个问题,养生君现场问了编辑部小伙伴们,发现都是像老陈这样的学渣,考完高考语文,都还给老师了。当然,养生君除外,毕竟本君学识渊博,熟读诗书,哈哈哈。



汉语成语,有很多都与中医息息相关,随便给你们展示几个:十指连心,病入膏肓,起死回生,良药苦口,积劳成疾,肝胆相照,沁人心脾,妙手回春……这些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今天养生君就为大家讲一个实用的“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源于中医医案,是《左传》中的一段典故: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从邻国请了医术高明的医缓来诊治。

大夫在来的途中,晋景公做了个梦,梦见他的病变成俩小孩儿,一个说:“那人是名医,会伤害我们,咱俩藏哪儿?” 另一个说:“不用怕,我们躲到膏肓的地方,药力不到之处。”

医缓到来后,经过诊断,对晋景公说:“这病太深入了,在肓之上膏之下,扎针达不到,汤药也无效,真心没法儿治。”后来景公果然不治而亡。于是后人常用“病入膏肓”来比喻病重难治。




在中医针灸里面,有一个养生穴位就叫“膏肓”,这个穴道非常隐蔽,针不能扎进,手也无法按摩到,最好的方法就是艾灸。中国古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活到141岁,养生秘诀之一就是艾灸膏肓穴:



膏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取穴时一般为坐姿,双手交叉紧抱双肩,肘关节贴近胸前,将肩胛骨打开,从大椎穴向下找到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的地方(见上图)。



取穴后,将艾条点燃后放在穴位上方,距离皮肤两三厘米进行熏灸,以局部有舒适温热感而不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经常艾灸此穴能起到补益虚损、养肺调心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笑言天涯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58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