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子为何说不如语文课文好看——钱塘江观潮记(作者 马其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好吧小嘿 发表于 2021-9-16 10:0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好吧小嘿
2021-9-16 10:03:44 4705 0 看楼主






暑后开学,大孙子上四年级,他的语文第一课是《观潮》。老师布置的第一个课外作业,就是在适当时机让家长带去观潮。
我们住的地方到课文中的海宁盐官观潮景区大约两个小时车程。前天,八月初六,星期日,我们一家六口在中午时分抵达海宁盐官观潮景区。
因为台风灿都即将来袭,这里的天气阴沉沉的,不时下起小雨。进入景区,我们看到,停车场里停满了来自本地和远处许多省份的车辆,更有许多旅游大客车。游客中心到处挤满了人,许多导游打着旗帜,拿着话筒不停地向游客讲解。
儿子通过app,花150元购了五张门票,小孙子小,免票。通过检票闸机,我们来到位于海塘大堤上的3号观景平台,自西向东,一共六个观景平台。站在平台上,我们看到宽阔的钱塘江,东方一片白茫茫的,还有山峦起伏,那里应该就是杭州湾方向。对面依稀可见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楼宇,西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江面。每处观景平台,都有一处几十平方米的遮雨棚,迎水坡处建有几层阶梯可坐可站,坡下是几米宽的草坪,草坪前是护栏。





看资料说,杭州湾海面最宽处大约95公里,钱塘江入海口附近的江面宽度大约20公里,海宁盐官江面最窄,大约3公里。钱塘江口状似喇叭,潮水易进难退。当大量潮水涌进时,受江面地形限制,潮水发生涌积,并且越积越高,加之钱塘江流出的水受到阻挡,又促进水位增高,好像一道直立水墙,由此出现后浪推前浪,一浪叠一浪的壮观景象。若遇东南风,风助水势,水借风威,潮水更高。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恰是太阳、月亮对海水的引潮力最强时,钱塘潮更大。由于海宁盐官江面最窄,故而潮峰最高,有时可达9米。由于特殊的天文地理条件,钱塘江不同区域会出现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海宁盐官主要是一线潮。
今天的观景平台,到处挤满了人,大家的视线基本上都是一个方向——东方。突然有人叫喊:“来了!”人群一片沸腾,再看东方江面,远处的白色好像在蠕动,过了十几分钟,依然风平浪静,大家不免有些失望。有人低声细语:“可能还要再等一会儿,预报的时间是14:45。”不大一会,小孙子跑过来告诉我:“爸爸说,快来了!”儿子把小飞机放飞到很远的东方,他们爷仨通过遥控器在密切观察江面。





下午两点五十分许,我看到阴沉的东方天际那条横贯江面的白练若隐若现,同时听到酷似闷雷的隆隆声响,越来越清晰。不一会儿,那条白线由远而近,飞驰而来。宛若一群洁白的天鹅排成一行,万头攒动,振翅飞来。潮头推拥,鸣声渐强,顷刻间,白练似的潮峰奔到眼前,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倾涛泻浪,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人们纷纷举起手机,留下这早已期盼而又难忘的瞬间。
我听到人群中有人朗诵:“怒气号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大画家大书法家大诗人米芾想必在一千年前也来过这里,他描绘的钱塘江大潮,如今我也看到了。
我也想起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一句话:“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把这句话用来形容今天看到的钱塘江大潮,恰如其分!
我问大孙子:“观潮后,感受如何?”他的回答正在大家意料之中。他说:“不如课文上说的那么好看!”他背诵道:“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他说:“两丈就是六点七米,今天的潮水哪有这么高?”我给他解释:“八月十八才有最大潮,过十二天可以再带你来看。你还可以在家里看中央电视台直播。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都有直播,那样看整个钱塘江大潮,一定更壮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好吧小嘿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70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