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子心中一缕抹不掉的乡愁:八九燕归来 | 作者 谭丰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海洋摄影 发表于 2022-2-17 12:5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海洋摄影
2022-2-17 12:51:42 9487 4 看楼主


过了年,立了春,就意味着春天就不远了。儿时,常常会听长辈人 经常念叨着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这个“雁”有的地方指的是大雁,而在鲁南苏北地区,人们一直指的是这个“燕”。究其原因是数九歌也有其地域差异。在苏北鲁南,冬去春来的燕子,是季节性的候鸟,村里人都视它为朋友。燕子夫妻双方从南方远道而来,虽然在农家的堂前或是屋檐下仅栖息几个月,辛勤的它们却完成了建房、度蜜月、生蛋孵化,哺育小燕整个过程。待小燕长成像爸爸妈妈一样能展翅高飞,几阵秋风秋雨,田野里染上五彩斑斓的秋色时,燕子就要告别这里举家南迁了。
在家乡人心里,众多鸟雀中对燕子有些偏爱。人们喜欢它,善待它,从不妨碍它选址筑巢,更不会触碰伤害它。燕子落在谁家筑巢栖息,主人往往把它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在村子里,人们喜欢拿燕子来比喻家庭幸福和睦,一家人小日子过得顺风顺水、红红火火,常常被称为“火燕”一样。可见,燕子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
过去,乡村建土墙草房子,两头垒土坯要留“雀眼”,正门上方要留个伸不进人头的“燕路”。这样,既可以防盗,又有利于燕子出入方便。人类建房盖屋安居,同时就会想到与人们朝夕相处的燕子,这是老祖宗千百年来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积累的丰富生活知识,是对弱小生灵的爱护,也是人类善良的一种例证。
燕子总是与充满生机的春天联系在一起。当人们歌颂赞美春天的时候,离不开燕子,把燕子称之为“紫燕,归燕,春燕”等等。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曾写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刘禹锡也留下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千古佳句。
一场小雨,几阵春风,春天悄悄地来了。这时,从繁花绿叶间,蓝天下,柳梢头,电线杆上,小溪边,到处可以看见燕子忙碌的身影。燕子像个美丽的天使,张开剪刀似的尾巴,在微风中时而高时而低,时而快时而慢,在天空中盘旋,为大自然增添了诗情画意。
寻归故里,是燕子的习性。“似曾相识燕归来”,它在房梁上飞来飞去,叽叽喳喳飞上几圈,然后又匆匆飞到院子里,恰如游子归来,述说着别离情谊。然后,它要用自己的辛劳,改造旧巢,营造新巢。频繁地往来于房间里至小河边或池塘里,用小嘴啄来点点滴滴新泥,对旧巢进行加固整修。如果是一对年轻的情侣,初次飞来,就更加辛苦一些。它们要忙着飞东家到西家,审慎选址在谁家堂前筑巢;待选好了合适的位置,还要白手起家,轰轰烈烈地筑起新房。
大多数鸟儿都会选择在树上筑巢孵蛋育雏,且喜欢弃巢,对于去年的旧巢,一般是不会再去栖息的。燕子则不同,它恋旧,很少无缘无故飞入别人家。它与人类更亲近,它们不选择树木筑巢,也不像麻雀那样选择房檐下现成的洞穴作窝,只选择在房屋里或建筑物上构筑巢穴,也许这就是燕子对人类的信任。在这里筑巢,不但好躲避风雨,更让燕子觉得方便、安全。
燕子被称为人类的朋友,深谙与人类相处之道。燕子在屋里院子里为了不打扰主人,总会小心翼翼地飞来飞去。但有时还会停留在房檐上,晾衣服绳子上,石磨上,毫无畏惧之色。小时候不懂事,我和邻家的孩子看到垒好窝的燕子开始生蛋孵化小燕,非常好奇。每逢到夏季收麦时节,燕窝里的雏燕张开黄豆瓣般小嘴,喳喳地叫着,等待喂食的妈妈。趁大人都忙在地里场上,院子里只剩下我们几个孩子,便拿起竹竿向燕窝捅去,泥土做的窝并不是十分坚固,一竿子下去,小燕子纷纷落地坠亡。这场灾难,一双父母,一春的付出瞬间化为乌有,它们在房间里飞来飞去,凄楚的叫声让人心痛。大人们回来见状,自是一顿训斥责骂,这一幕在我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从此,再也不会去毁掉燕子的家了。
少年时,记得一个麦收季,我家堂屋的一只小燕子不幸坠落在饭桌上。这只雏燕翅膀未硬,尽管多次扑腾翅膀,还是从没桌上飞起来,最后落到了地上。我想把它送回窝里,但抬头仰望挂在房檩下的燕窝,足有三米高,一时又束手无策。中午,爹回来了,他看到在地上挣扎的小燕子,饭没顾上吃,二话没说,连忙用竹竿绑一个干瓢,把小燕子送上燕窝。看到小燕子回到兄弟姐妹中,我的心情好多了。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村子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墙茅屋变成了楼房。偶尔回乡,我惊叹故乡变化的同时,心中也涌现出丝丝忧虑。乡村田野里极少见到野鸡野兔的影子,地里的迷惑鸟雀的稻草人也不见了踪影,一个又一个小生灵消失了,燕子也和其它生物一样,渐渐成为当地人的“稀客”。燕子啄泥的情景,只是留在我的记忆中,停留在诗词的意境中。装修精美,密封严实的小楼再也见不到燕窝,麻雀也被逼到乡村一隅残垣断壁之中苟且偷生。
一次,我偶尔光顾一家熟人的店铺,这是一处老旧的平房,走进去,却惊奇地发现这个大大的平房四角,分别栖息着几窝燕子。正值夏季燕子孵化哺育的季节,几只老燕子忙着在房子里上下翻飞,小燕子争抢着张开嘴,喳喳地叫着。几十年了,久违了这种场景,一切都让我感到那么亲切,顿时让我感觉到心里面一振,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看到燕子和人们和谐共生的生活画面。当下,这样的平房不多了,而这里的主人却非常细心,两扇大门门上方未安装任何防护设施,为燕子留下了便利的通道,让燕子年年日日来去自如,让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
几处燕窝,让我沉思良久,此乃一方燕子的乐土!不管是乡村蜕变了,还是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燕子已成为我心底深处抹不掉的乡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XUBOTIAN 发表于 2022-2-17 12:53:3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XUBOTIAN
2022-2-17 12:53:35 看楼主
八九燕归来 |出 作者 谭丰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XUBOTIAN 发表于 2022-2-17 12:54:05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XUBOTIAN
2022-2-17 12:54:05 看楼主
现在的燕子,实在是稀有动物了。几十年以前,我能时时听到燕子的叫声,处处看到燕子飞舞。有时看到电话线上聚集着成千上万只燕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穆勒1997 发表于 2022-2-17 12:54:51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穆勒1997
2022-2-17 12:54:51 看楼主
燕归来是乡愁的元素之一。城市化的进程,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密封房屋的建造,使燕归来后无家可归,人类的朋友成为了流浪汉!去年垂柳发芽知己,东湖街道一波一波的燕子在空中盘旋,旧居无处寻,只好遗憾地飞走了。燕子一定成为城镇的稀客!
谭老师以燕为题,回忆了浓浓的旧情,抒发了难忘的乡情。美文佳作,学习了。[玫瑰][玫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我还是支持曼联 发表于 2022-2-17 12:56:05 | 只看该作者
5#
我还是支持曼联
2022-2-17 12:56:05 看楼主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海洋摄影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9487 | 回复:4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