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阳明为什么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物”到底指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丁8857 发表于 2022-5-28 13:0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丁8857
2022-5-28 13:01:46 9307 19 看楼主

作者舒生,非著名90后废才,一直在跋涉的文字匠,自媒体『读书人的精神家园』主编,苏格拉底的信徒,王阳明思想研究学者,哲学教育终生推广者。





关于阳明先生说的“心外无物”,之前我在《王阳明,天下果真无心外之物?》里面引用了他与友人游南镇问花的小故事。但引用过后,我基本就抛开心学大师的言论只谈自己的思想体悟了。


由于好几位网友指出文章《王阳明,天下果真无心外之物?》的肤浅,这篇文章我就专门来谈谈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希望这次能讲深入点。
先从阳明先生游南镇的故事说起。
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在流行的见解中,故事里看花与未看花的结果,再次强化了阳明先生的观点:心外无物。
只有当人看见了花,用自己的心去指向、观照、“点亮”花时,花才作为一种有颜色的存在呈现出来。这是来自一本哲学词典上的解释,应该说比较贴合王阳明的原意。
与心外无物类似的表达,王阳明还说过不少。比如:
“离却我的灵敏,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夫在物为理,处物为义,在性为善,因所指而异其名,实皆吾之心也。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
这些可以看出,王阳明得出“心外无物”的观点,是经过反复思量出来的。他说的“物”,不是我们现在流行见解中的客观物,而应是指心的一切对象,都是物。用他的话说,就是“意之所在便是物,意之本体便是知”,“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这两句如何作解呢?我试着举例子说明。
我桌子上有一本书,我们看到它了,根据常识就知道,这本书是一个物体。而我知道有这样一本书存在,首先是因为我的心存在,要不然,我的心没了,即使书存在,我也无法知道或想象它存在。再举一个抽象点的例子。鬼神是个很神秘的东西吧,但它们对我的心来说,却是一个物。我的心通过看惊悚片、神鬼片、听人讲神话故事、听闻神秘事迹等就可以或清晰或模糊地知道有鬼神这一物的存在。从这个角度说,王阳明说“心外无物”是很有道理的。



王阳明与弟子还有一段话也是在强调“心外无物”的观点:
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么叫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又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鬼神万物尚在何处?”
上面这段话,不仅说明了“心外无物”,也说明了心也不能外物而存。这与现象学里一切意识行为都指向某种对象的学说相似。
但是“心”外真的无物吗?王阳明在《传习录?下》有一段话似与此自相矛盾。他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阳明这里虽未直接提良心,但根据他的“致良知”学说,良知即使不等同于心的话,也是属于心的范畴了吧?而阳明却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可见得,心并非是宇宙间的主宰,上头还有一个“造化”,或者说,造化才是真正的主宰者。





当然,阳明先生可能说,离却我的心和良知,造化的伟大也是不可能被认识的。谈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心学骨子里其实是很“自我”的,或者说,阳明先生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倘若他是个有神论者,就会发现,有限的人是没法断定神的样态的。因为神比人伟大。人不存在了,神还可以叫外星人存在,外星人不存在了,神还可以叫别的事物存在。而且,神既然无所不能,人心里想什么,他老人家还能不知道?
我说的这位神,在宋明理学的语境中,差不多就可以叫做天理。阳明先生主张“心即理”,对那个时代的思想解放来说应该说是必要而振聋发聩的,但根据苏格拉底的智慧,阳明先生的“心外无物”似乎有点“狂妄”了,因为真相到底怎样,“只有神才知道”。这一点我赞同苏格拉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博爱谠 发表于 2022-5-28 13:02:4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博爱谠
2022-5-28 13:02:42 看楼主
哥们,你这个解释纯属概念到概念,没有真正说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独上西楼1998 发表于 2022-5-28 13:03:42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独上西楼1998
2022-5-28 13:03:42 看楼主
心外无物一直很费解,我不看他他就不存在么,敌人来了假装看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单李佛 发表于 2022-5-28 13:04:57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单李佛
2022-5-28 13:04:57 看楼主
纯粹的唯心主义是错的,纯粹的唯物主义也是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hitch0211 发表于 2022-5-28 13:06:20 | 只看该作者
5#
hitch0211
2022-5-28 13:06:20 看楼主
不要让外在的一切事物影响自己心的安宁平静,就是心外无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冬逍三友 发表于 2022-5-28 13:07:24 | 只看该作者
6#
冬逍三友
2022-5-28 13:07:24 看楼主
在我看来,花是花,雾是雾,这不是中国文字文化该玩的逻辑。“花非花,雾非雾”,这才是应有的,“心”指格局。格局以外的事,即便看见了,视而不见,反之格局内的事,再小也都能翻起千层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虎骨汤 发表于 2022-5-28 13:08:21 | 只看该作者
7#
虎骨汤
2022-5-28 13:08:21 看楼主
心外无物是讲对自己不上心得事情,对自己影响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橘粥c 发表于 2022-5-28 13:09:38 | 只看该作者
8#
橘粥c
2022-5-28 13:09:38 看楼主
“我知道有这样一本书存在,首先是因为我心存在,不然,我的心没了,即使书存在,我也无法知道。这里没首先。书和心必须同时存在才有实际意义,如这二者有先有后,就失去意义了。因为目前还没人讲清现有物质,先有精神。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有赖物质反应产生意识,没有物质,你反应什么呢?你如果说不靠物质,精神能自己产生意识,那只能说有禅意了,玄而又玄,我们无话好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嘎嘎 发表于 2022-5-28 13:11:30 | 只看该作者
9#
嘎嘎
2022-5-28 13:11:30 看楼主
王阳明的意思可能是,我的心与天地万物一体不可分割,而我心中的那一点灵明也就是良知让我与世间万物有所感应!互相存在,缺一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zyclj 发表于 2022-5-28 13:13:09 | 只看该作者
10#
zyclj
2022-5-28 13:13:09 看楼主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不信今时无古贤 不要让外界的事物影响自己平静的心 是不是就是心外无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丁8857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9307 | 回复:19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