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689
704
2102
青铜会员
近日,在邳州市赵墩镇倪桥村的300亩芡实田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边,如玉盘一般的芡实叶子铺满水面,一群白鹭忙着在层层叠叠的芡实叶子上“嬉笑打闹”,好不快活;那边,数十名采摘工人正熟练地拨开形似鸡头的芡实,脱粒、冲洗、筛选,忙个不停。
“这是第一茬芡实,刚刚采摘下来就已经被预订完了。今年的芡实亩产超50公斤,一亩地的产值在8000元到9000元之间,纯收入有3000元到4000元。按照今年的行情,预计村集体收入超100万元。”倪桥村文书张计伟兴奋地告诉记者,“从8月初到10月底,大约还能采摘十几茬。照这个长势,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芡实形似莲子、色如珍珠,被称为“水中人参”,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多生于池沼、湖塘等浅水之中,当地人们又称芡实为“鸡头米”。芡实全身都是宝,根是一种补品,可以煲汤食用;叶子、杆子和剥下来的芡实壳既可以作为生物燃料,也可以加工有机肥料。
近年来,倪桥村大力发展芡实产业,重点打造“徐州芡实第一村”,目标明确、脚步铿锵、致富有效。但在2018年,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该如何写,倪桥村还没有现成的答案。
怎么办?
第一步是走出去,看看周边乡镇的发展变化。村支书王兴华带领村班子成员到河南焦作、商丘,山东济宁,江苏苏州等地参观学习。既要因地制宜,又要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看看友邻地区的同行们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做了哪些动作。
第二步是拿决策,探索倪桥村发展新路径。外出学习后,大伙儿坐不住了,看到人家发展得那么好,而当时倪桥村村集体收入只有一元钱。“我们真是着急,一定要抓紧迎头赶上。”参观考察的村“两委”委员纷纷表示。
经多方考察,村“两委”最终决定选择种植芡实。芡实生长对水质要求较高,倪桥村是大蒜主产区,有300多亩蒜地且大部分是水田,沟渠等基础设施完善,田间用水方便且季节较为吻合,推广大蒜、芡实轮作,非常适合。
第三步是快实施,规模种植打好翻身仗。村里成立股份合作社,流转400多亩土地,全力推动土地规模经营进程。
张计伟指着芡实田告诉记者,这一片土地在流转种植芡实之前,由于地势低洼,常年积水,种啥啥减产,唯独种植这水生的芡实,却是一块**宝地。
“芡实种植第一年,一亩地就盈利3500元左右。”张计伟说,“苏州、淮安等地都有芡实经销商,他们是有多少要多少,甚至直接到地头收购。当时一亩地正常收芡实超过45公斤,剥皮后一公斤收购价在156元左右。”
如今,芡实这一作物在倪桥村扎下了根,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金豆豆”。加入芡实种植的村民越来越多,不少村民主动到村里咨询种植芡实的方法、路子。村合作社又成立了邳州市倪隆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始探索走精品发展的路子,由粗加工向精细加工转变,在芡实加工和市场开发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接下来,村里还准备把芡实磨成芡实粉,做成芡实糕点推向市场,打响“徐州芡实第一村”品牌。
就在村民采摘芡实的时候,村里的网店主播也没闲着,他们将直播间搬到了芡实塘边,采摘的画面通过互联网呈现在无数用户的手机屏幕中,吸引了不少粉丝选购芡实。
经过短短4年的发展,芡实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每年村集体净收入在150万元左右,这些资金主要用在村庄建设和民生工程上。
如今,走进倪桥村,道路整洁宽敞,精美的墙绘把村庄装扮得格外靓丽,处处洋溢着旧貌换新颜的新气息。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发新帖 返回列表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6199 | 回复:0
沙沟湖的秋声 作者:胡殿津 夜空窔辽,繁星璀璨。沙沟湖畔晚风徐徐,树荫里有
邳州市运河街道:生态与发展共舞的诗意画卷文图:王斌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运
邳州老师注意! 8月28日 2025年邳州市城区 部分单位拟选调教师 名单公示及选岗通知
8月26日上午10时许,环卫工人石转在南京路九凤园路段开展日常清扫工作时,意外发现一
每一滴汗水,都藏着未来的甜蜜果实,劳动,让人心生欢喜。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公示了行政处罚决定,剑指江苏丰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
“荷”你在一起,便是
夏日傍晚的绚丽晚霞,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示了碧幕下的霞光和一缕红光,让人陶醉在
8月28日,天气还是很热。不知是年岁长了的缘故,还是气候确实变热了,总觉得小时候的
邳州市教育局是市政府工作部门,为正科级。机关行政编制21名。设局长1名,副局长4名;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首页
论坛
登录
发布
资讯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