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磊落长存天地间——古典文学中石意象浅谈 | 作者 周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罗天光 发表于 2022-9-6 11:3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罗天光
2022-9-6 11:36:29 10734 0 看楼主


邳州同盛广场有玉石一条街,店铺林林总总,玩石者众多。由此想到了石的磊磊落落,质地形态各异,其给予中国古人的想象联想也复杂多端。传统文学中的石意象大都散落在志怪传闻与叙事文学中,但抒情文学中的咏石佳构也常为人瞩目。
《红楼梦》中贾宝玉所佩之玉,乃是女娲补天炼石后剩下的那块灵石,凡心偶炽前来世上“历劫”(第一百二十回贾政语)的。石是主人公宝玉命运的起点、过程与归宿。石在《红楼梦》中展示了人生理想追求的主题,石的无补天之缘象征人才价值失落,而石之向往与参与生活的渴望又只能归于幻灭。
石作为情感载体还具有联结仙凡的功能。唐末五代道士、道教学者杜光庭《录异记》卷七称帝尧有五星,自天而陨,其一是土之精,化为杞桥老人黄石公。干宝《搜神记》卷一亦称:“有人入焦山七年,老君与之木钻,使穿一磐石,石厚五尺。曰:此石穿,当得道。积四十年,石穿,遂得神仙丹诀。”
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三曾谓:“名山遇赋客,何异士遇知己。”石的主人那热烈执着生死不渝的爱,正是对自身人格情操与理想信念的珍重。
总而言之,天地之间的石磊磊落落鲜有完全相同的,古人心中的石意象传说,也是林林总总错落纷致,既有神话原型、仙话母题,又凝聚着不尽的现实追求与理想企盼,总有某些规律性和共同点可寻。
石在天地间磊落长存,而石意象蕴藏的信仰、哲理与痴情也千秋永在,让人久久回味,意醉神迷。我们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时,可以从石意象及相关传说中,发现中国古人不少诚可珍贵的东西。
【本文作者 周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罗天光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1073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