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陈少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现任邳州市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
在邳州的大街小巷,三五步就能看到树木成行、郁郁葱葱的“口袋公园”,公园内健身设施一应俱全,三三两两的市民漫步其间;在乡村,碧水涟漪荷叶田田,千亩良田纵横交错,一栋栋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这一幕幕,不由得让记者想起邳州市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少辉曾说过的话——“提升城市品质 ,让百姓住进‘锦绣邳州’”。
这十年,邳州变“大”了。
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邳州城区面积已达到12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0.9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里程447公里。“邳州这几年的扩张不是无序的,而是以片区建设引领城市发展,一茬接着一茬干,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点点建设家园,邳州城乡的每一处变化都凝聚着住建人的心血。”陈少辉告诉记者,目前,邳州已初步形成了“三区两带一环”的城市格局。高铁河湾片区,打造城市会客厅;东湖(后沙)创新生态区,打造科创、生态、人文新城;新港门户功能区,打造现代临港产业园;大运河文化景观带,打造沿河生态景观;六保河生态风光带,打造集康养和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滨水生态景观;城市大外环,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座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
这十年,邳州变美了。
徜徉在邳州城乡,你会发现:这里的楼房一天天“长高”,道路一天天“拓宽”,环境一天天“变靓”,绿化一天天“扩大”……一个美丽宜居的邳州正向市民走来。
老旧小区改造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点之一,如何让“老破小”变身“新家园”,邳州市住建局有独家秘方。
陈少辉说,在邳州,老旧小区的改造不是大拆大建,而是着眼于居民的生活体验和集体意愿,对小区进行“微创手术”,在提升小区业态、功能、环境的同时,居民多年居住习惯得以保存,改造工程也得到居民的大力支持。
铁路小区便是其中之一,经过几个月的“升级改造”,昔日脏乱、破旧不堪的老小区旧貌换新颜。
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邳州市住建局打造美丽邳州的脚步不停歇。目前已完成高铁片区、后沙片区道路绿化工程,继续实施全长12公里的六保河生态风光带建设,加快推进一批老城游园如锦绣公园等提档改造工程,序时完成松花江路带状公园、陇海大道滨水游园、中山路游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道路林荫化改造,大运河(邳州段)工业遗址公园与湿地建设顺利完成,昔日的工业废弃地,已成为民众畅游的生态公园,邳州“内外兼修”的美丽令人动容。
这十年,邳州市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邳州市住建局扎实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一栋栋安置房拔地而起,助力34450户棚户区和城中村居民实现安居梦。围绕344省道沿线和石膏矿采空区搬迁避让,农房改善工作不断向前推进,现已开工农房改善新型社区项目建设14个,3638户农家搬进小楼房。镇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治理步伐,完成薛集、泇口等5个镇街项目建设,群众宜居面貌全面改善。
邳州市民的幸福感不仅来自于居住环境的优化,更源于一个个对症下药的改变。
聚焦人民群众需求,邳州市住建局坚持开门纳谏搞城市建设。先后征集梳理群众意见建议416条,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所盼,编排城市道路、公交场站、学校建设、燃气管网等年度城建重点工程67项,作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主阵地。
针对群众反映的“路桥不同宽”问题,实施清华桥等桥梁拓宽工程,有效打通交通瓶颈;针对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实施智慧停车项目,新建整合停车位1.7万个;针对城市汛期易发内涝的情况,积极主动完成南京路、珠江路等8项积水点改造工程,有效保障了道路安全通行。
在陈少辉眼中,邳州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靠的是两件“法宝”:党和国家政策的落地生根,真抓实干精神的开花结果。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邳州城市建设这十年的发展,他觉得“锦绣邳州”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