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始人薪酬超12亿,员工却被强制降薪,威马为何负面缠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u9u468jdf7 发表于 2022-10-31 16:5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u9u468jdf7
2022-10-31 16:55:38 7752 0 看楼主
近期,有媒体报道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宣布从10月起对基层员工按70%薪资发放,管理层工资则按50%发放。另一方面,威马创始人沈晖的2021年年薪却高达12.62亿元,堪称魔幻现实。同时,威马汽车IPO迟迟未能推进,公司产品销量也是多次被后来者超越,公司俨然进入了生死存亡关头。



其实降薪并不是10月份才有的,今年3月,威马就已经取消了全体员工的年终奖,理由是公司去年年度KPI不达标。威马汽车的年终奖一般为3.5-3.7个月的薪资,占员工全年收入的30%。这对于年终指望年终奖的基层员工来说是个重大打击。如果单看销量的话,威马今年的确表现。




产品方面,威马依靠主销的三款车型威马E.5、EX5和W6来贡献其营收,但这三款车型今年以来的累计销量仅有2.8万辆,同比增幅仅有8.2%,相较于哪吒汽车、极氪等动辄翻倍的增幅,这一数据显然是无法让创始人沈晖满意的。更惨淡的是,纵使是销量有2.8万辆,但其中的1.8万辆销量是由主打网约车市场的E.5所贡献,真正销售给C端市场的数量会更少。




对于产品下滑的窘境,此前一向在微博活跃的沈晖如今已经有近两个月没有更新了。回想两年前,当时的沈晖还跟美团创始人王兴打赌说未来的新能源车市场中威马汽车一定会是TOP3级别的存在。但两年过去,威马不仅现有车型销量惨淡,就连年度新车威马M7到现在没有下文,而竞争对手小鹏汽车推出了G9,理想汽车则发布了L9,竞品进一步丰富。




为了进一步缩减开支,威马汽车近年来的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下滑,2019年至2021年其研发费用占比一直在下滑,分别为8.93亿、9.92亿和9.81亿元,占营收比重从50.7%下滑至20.7%。在营销费用方面,威马倒是颇为慷慨,从9.02亿元增加至9.85亿元。

或许更为要命的还是威马汽车的亏损额,在2019年至2021年,威马亏损数额逐年增加,2021年一年就亏损了82亿元,毛利率则一直徘徊在-40%以上,这意味着靠销售车辆短期内几乎不会实现毛利率转正,相较于威马,蔚来、理想和小鹏汽车则实现了毛利转正,盈利前景远好于威马。

纵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还在不断地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施压一线研发人员加快进度,加班至12点是常有的事。如此来看,头部造车新势力尚且如此“卷”,那么本身就缺乏融资渠道的威马汽车更是一步慢,步步慢。




对于沈晖来说,当务之急是收拾人心,同时重塑消费者对威马汽车的信心,在锁电门事件后威马品牌形象受到严重冲击。为此,威马一方面需要安抚老车主,同时加速推动品牌向上升级而非打造走量的网约车车型,否则被市场淘汰将只会是个时间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u9u468jdf7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775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