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邵雍 | 他不仅写过“一去二三里”,更以诗歌总量冠居宋儒第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晚景入寒窗
2022-11-20 10:24:30 16954 0 看楼主


宋代有一奇人,不仅是易学高手、理学家、数学家,还是诗人,《水浒传》开篇用的就是他的诗,他的一首《山村咏怀》,简简单单二十个字,韵味无穷,却把“一到十”十个数字嵌进了诗里,流传千年,妇孺皆知。这个人就是邵雍。

邵雍(1011年12月25日-1077年7月5日),字尧夫,谥康节,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十六岁时,随父徙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卜居于城西北苏门山。少有志,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出游河、汾、淮、汉及西周诸国旧址,此间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邵雍自共城迁居洛阳。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房屋是棚草做门的,难以抵挡风雨。邵雍以打柴为生,亲自烧火做饭以侍奉父母。虽然日子穷苦、一无所有,但邵雍却一副怡然而自得其乐的样子,为周围的人所难以理解。当时的前宰相富弼、司马光、著名诗词家吕公著等退居洛阳,敬重邵雍,常常与之一起从游,并为邵雍置办了接近都市的带园地的住宅。

嘉佑七年(1062年),邵雍移居王拱辰、富弼和司马光等人出资为其在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置办的园宅。从此邵雍在园地上自耕自种,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并为自宅起名为"安乐窝",并自号为"安乐先生"。

邵雍白天时常焚香安坐,申时(午后三时至五时)喝三四杯酒,微醉就不喝了,还没醉时常常兴致到了就即兴吟诗自咏。春秋农闲时节,邵雍常出城游历、风雨天常不出门,出门常乘一小车,让人拉着,随意而行。士大夫家对邵雍的车轮声都非常熟悉,争相迎候,连小孩子、老人和那些仆人、衙役们都会欢愉的说"我家先生来到了。" 从来没有人直呼他姓名的。有时邵雍在他们家住了一晚后留下书信后又走了。还有热心好事之人,仿造邵雍"安乐窝"的样式建了新的别苑,等候邵雍的光临,并取名叫"行窝"。

宋仁宗嘉佑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

邵雍患病垂危期间,司马光、张载、程颢、程颐及很多知名人士早晚在他跟前守候照料,将死去时,大家在外厅共同商议他的丧葬事宜。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佑中赐谥康节。

他一生写诗甚多,因以说理为主,其诗被称为“康节体”“理学诗”。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把他的诗与苏黄王陈等宋诗诸大家并列,充分体现出其诗歌强烈的个性化色彩。

今辑其诗11首,以广知,并飨读者——
1、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2、观盛花吟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
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
天下太平无事日,鸯花无限日高眠。3、宽猛吟宽则民慢,猛则民残。宽猛相济,其民自安。4、恨月吟我侬非是惜黄金,自是常娥爱负心。初未上时犹露滴,恰才圆处便天阴。栏杆倚了还重倚,芳酒斟回又再斟。安得深闺与收管,奈何前后误人深。5、题黄河谁言为利多于害,我谓长浑未始清。西至昆仑东至海,其间多少不平声。6、和君实端明洛阳看花洛阳交友皆奇杰,递赏名园只似家。却笑孟郊穷不惯,一日看尽长安花。7、愁恨吟城里住烟霞,天津小隐家。经书为事业,水竹是生涯。恨为云遮月,愁因风损花。恨愁花月外,何暇更知他。8、题留侯庙灭项兴刘如覆手,绝秦昌汉若更棋。卷舒天下坐筹日,锻炼心源辟谷时。黄石公传皆是用,赤松子伴更何为。如君才业求其比,今古相望不记谁。9、落花吟万紫千红处处飞,满川桃李漫成蹊。狂风猛雨日将暮,舞榭歌台人乍稀。水上漂浮安有定,径边狼籍更无依。流莺不用多言语,到了一番春已归。10、首尾吟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不著棋。大智大谋难忘设,小机小数肯轻为。泥沙用处宁无惜,蝼蚁驱时忍更窥。天下也宜留一路,尧夫非是爱吟诗。11、梅花诗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立花春已非。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如棋事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需愁。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乡村 | 文化   邳州图话   文学 | 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晚景入寒窗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1695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