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世说新语】不可忘却的追问 | 随笔 周波

[复制链接]
标准好人真的 发表于 2023-3-16 09: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标准好人真的
2023-3-16 09:39:27 8055 0 看全部
w1.jpg

     与朋友在一起相聚,曾聊过一个有趣话题。说有的人刚吃了几天好饭,就不知自己姓啥名谁?意在讽刺一些小人“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的“雄态”。

     由此,联想起2009年8月中国作协的一件往事(媒体有报道)。当时,中国作协为著名诗人柯岩(贺敬之夫人,也是少有的“夫妇诗人”),举行创作生涯60周年座谈会。在座谈会最后,柯岩老诗人致答谢词,题为“我是谁?”,让在场所有与会者深深感动。

    稍有点文字经历者,对“我是谁”含义不难理解,而柯岩的发问,令人荡气回肠。

     其实,“我是谁”的问题,是一个人的根性和原点。柯岩之问具有普遍意义。我们每个人应该经常自省。如果不忘记“我是谁?”,权力就不会异化,有些人就不会忘记自己的公仆身份,就不会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脱离群众,贪赃枉法;如果不忘记“我是谁?”,政绩就不会异化,就不会出现宁可破坏环境、违背长远利益追求“贴金”的短期效应;如果不忘记“我是谁?”,那些大贪官就不会到了秦城监狱,再去“忏悔”?

    无数事实证明,一些贪官污吏之所以遭到异己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奴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忘记了“我是谁?”,迷失了自我,忘掉了根本,背离了宗旨。老诗人柯岩在回顾60年创作生涯时说:“如果问这长长的60多年中,我的长进究竟在哪里?我认为,那就是我终于弄清楚了我是谁。”这话虽有自谦的成份,但也说明牢记“我是谁?”的追问,有自知之明、“自我革命”,确非容易。

    柯岩老诗人虽于2011年去逝,但她的一生忠诚、一生牢记“我是谁”的价值取向,永不消逝,永不过时。她将是一面镜子,永远照耀、激励一代代人,像方志敏《可爱的中国》要求的那样,过清贫、洁白的生活。今天,我们怀念老诗人,对她的经典“我是谁”的追问,不可忘却。警钟长鸣,心向往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标准好人真的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805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2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